撒切尔夫人|中英一触即发的“夺港”战争---其实战争并没有走远( 二 )


一是中国领导人的强硬和雄辩 , 被外界誉为“强硬的“铁娘子”遇到了更强硬的“钢铁公司””
二是中国领导人几乎不受限制的权力 。
“中国人穷是穷点 , 但打起仗来还是不怕死的”--一触即发的“夺港”战争
声明:这一章的内容不具权威(资料还未解密 , 无从考究) , 主要根据参加中英会谈的各种人物后期回忆录或访谈内容集合整理推测而来 。
中英首脑就香港问题展开会谈
撒切尔夫人折戟第一轮谈判 , 以“铁娘子”的作风 , 无论如何是都不可能心甘情愿的 。 在她的眼中 , 马岛也好 , 香港也好 , 不光代表着英国的实际利益 , 更代表着“日不落帝国”的尊严 。 以丘吉尔为师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 从来都不是一个软弱的人 , 也不是一个轻易会认输的人 , 尤其是尝到武力夺回马岛的甜头之后 , 撒切尔更加喜欢上了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 。 也许在赴华之前 , 在撒切尔的心中 , 将香港作为第二个马岛的想法就已经产生了 。
于是在会谈的最后阶段 , 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刻 , 撒切尔夫人扔出了“必要时以非和平方式保留香港”的杀手锏 , 这是一种恐吓 , 想借着马岛战争胜利之威给中国施加压力 , 但其实也是一种事实 。
根据一些曾经是撒切尔智囊团的成员回忆 , 撒切尔在82年会谈之后的两年间里 , 曾不止一次的探讨过武力保留香港以期更长远统治的可能性 , 智囊团曾向撒切尔夫人提交过一份长达十数万字的评估报告 , 而撒切尔以此试图获取议会的支持 。 当时的英国议会分为了两个阵营 , 一是以港督为首 , 这个阵营认为中国只是在虚张声势 , 尤其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 , 中国不具备和英国进行战争的能力和条件 , 所以力主向中方施压 , 甚至于武力逼迫中国接受己方的建议;而另一阵营以外交部里的中国通为主 , 他们认为中国不是阿根廷 , 更不是百年前的中国 , 如果一旦中国应战(而且应战的可能性极大) , 那英国将被拖入泥潭 , 甚至陷入阿根廷那般的崩溃 。
从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到84年正式签订协定 , 中英之间举行了共计22轮的会谈 , 谈判过程可谓异常艰苦 。 但我们能看的是双方在谈判桌上的较量 , 而看不到谈判桌之外的竞争 。 两年之间 , 双方积极争取国际舆论、频繁接见香港有影响力的人士 , 发表各种关于改善香港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建议 。 在应对英方可能存在的武力威胁时 , 中国同样做着准备工作 ,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数84年的国庆大阅兵了 。
84年国庆大阅兵
中国自来有“五年小庆 , 十年大庆”的传统 , 而84年也就是建国35周年 , 为什么会重启中断多年的大阅兵呢?阅兵毋庸置疑是一种展示国威军威的重要方式 , 更是震慑潜在敌人的有效手段 。 在这个时间点上 , 震慑谁?不能明说 , 但可以暗示给你 , 怎么暗示呢?
了解过84年大阅兵的朋友应该知道 , 这一届阅兵展示了很多的武器 , 但着重高调宣传和影响力最大的只有两种:护国神器“东风-5型”战略导弹和“中国飞鱼”鹰击8型反舰导弹 。
中国“飞鱼”--鹰击-8型反舰导弹
一说“飞鱼”大家就明白了 。 为什么会着重宣传一款反舰导弹呢?因为这是英国人心里的一根刺 。 马岛战争中 , 英国人全方位压制着阿根廷 , 但唯独在海上吃了大亏 。 2艘“谢菲尔德”级驱逐舰 , “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输舰皆被击沉 , “谢菲尔德”号是英军当时最先进的舰艇 , 而如果不是“大西洋运输者”号当了替死鬼 , 那英军的航母估计就得遭殃了 , 而这一切 , 全拜法国“飞鱼”导弹所致 , 严重点说 , 如果不是法国人中断了“飞鱼”的补给 , 并将“飞鱼”的技术参数提供给了英国人 , 那英国特遣舰队的命运还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 甚至整个战争结果都可能改写 , 对此 , 英国人可是心有余悸 。 而此次阅兵 , 中国高调展示了国产的“飞鱼”导弹 , 那意义是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