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我国首个农民度假村诞生在珠海,今变身生态新城
南都讯 今天 , 各类乡村游、生态游发展如火如荼 , 尤其受到很多都市人的追捧 , 但你知道我国最早的农民度假村诞生在哪儿吗?
答案是 , 位于珠海斗门的白藤湖度假村 。 30多年前 , 珠海人首创将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 建成了全国最早的农民度假村 。
文章图片
80年代的斗门白藤湖农民度假村走进斗门白藤湖 ,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正在迅速崛起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 湖的两岸一栋栋商业建筑 , 一座座楼盘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 如果将时针拨回到上世纪70年代 , 这里还是一片大海 , 杳无人烟 , 当时珠海800民兵和下乡知青们用簸箕和锄头挖山填海 , 造出三万亩滩涂及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白藤湖 。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当地人创造性的走出了一条将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白藤湖建设“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 , 首创农业观光游 。 通过媒体宣传 , 短短几年引进2 .2亿元外来投资 , 建起了各色度假酒店 。
1984年 , 白藤湖农民度假村酒店开业后 , 一度客流如织 。 经过随后十多年的建设 , 白藤湖发展成为广东省著名的旅游度假区 , 高峰时建有国际金融度假村、银苑度假村等20余家酒店 。 区内充满南国水乡风情和田园野趣特色 , 有水陆娱乐场、沙滩泳场、摩托快艇等娱乐设施 。 其中鳄鱼岛养殖泰国湾鳄、马来鳄扬子鳄等近千条 , 为珠海最早开设的鳄鱼观赏处 。
珠海规划2025年游客接待量将达7500万人次以上今天 , 伴随旅游业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发展 , 走过三十多年岁月的白藤湖农村度假村已经成为珠海海西部生态新区的一部分 , 开始从度假区向现代化新城蜕变 , 曾经引领一个时代的旅游业服务标杆 , 依旧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的辉煌:其所代表的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 早已在珠海以及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 , 演变发展成为今天火热的乡村游、民俗游等 。
某种程度上 , 白藤湖农民度假村也成为了珠海旅游业崛起的开端 。 1980年 , 珠海特区成立时 , 全市接待旅游人数仅为9.6万人次 , 旅游业营业外汇收入148万元 。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 , 继白藤湖农民度假村之后 , 御温泉、长隆海洋王国、海泉湾、圆明新园等一大批旅游项目进驻 , 带动旅游业实现腾飞 。
截止2019年 , 珠海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 541.14 万人次 , 接待国内游客 4077.07 万人次 。 全年各主要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3000.2 万人次 , 增长 8.0% 。旅行社组团国内游 118.8 万人次 , 增长 1.6%;出境游 57.94 万 人次 , 下降 4.1% , 实现旅游总收入 541.53 亿元 。
新时代 , 珠海对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 早些时出台的《珠海市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勾画出蓝图:到2025年 , 珠海将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题公园、国际高星级酒店、高端海岛旅游品牌、精品展会赛事、特色乡村民宿 , 接待人数达7500万人次以上 , 旅游业总收入达800亿元 , 基本建成滨海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 。
监制:陶然 田霜月
策划:李平
统筹:杨亮
采访人员: 杨亮 朱鹏景 王靖豪 李洁琼 袁平峰 洪晓可
【特区40年:我国首个农民度假村诞生在珠海,今变身生态新城】编辑:杨亮
推荐阅读
-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稳步复苏|我国物流市场规模稳步复苏 前7月物流总额增速由负转正
-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稳步复苏 前7月物流总额增速由负转正
- 定了!个人也可以破产了,明年3月起实行
- 强在哪里?我国综合性能最强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 1—7月份我国农业农村投资进一步趋稳 回升势头明显
- 以侨为“桥” 再立改革潮头 | 汕头经济特区开创特色招商引资项目 为特区发展注入生机
- 我国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金融对外开放是理性选择
- 招商引资项目|以侨为“桥” 再立改革潮头 | 汕头经济特区开创特色招商引资项目 为特区发展注入生机
- 金融业|我国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金融对外开放是理性选择
- 投资增长|1—7月份我国农业农村投资进一步趋稳 回升势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