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雨听涛|大力刷牙,刷刷更干净?盘点牙齿保健易犯的八大认识误区!

看雨听涛|大力刷牙,刷刷更干净?盘点牙齿保健易犯的八大认识误区!
文章图片

牙齿对于多数人来说,早就不仅仅是吃饭咀嚼那么简单的需求了,它还是“形象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 专家表示,健康的牙齿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应该珍惜爱护牙齿,注意口腔保健 。 但是一些以为能呵护牙齿的方法,其实使用不当 。
误区一:大力刷牙 , 刷刷更干净
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很习惯大力刷牙,以为这样能更好地清洁牙齿 。 其实不然 。 长期大力刷牙会导致牙齿缺损,很多中年人的牙齿出现的锲状缺损,就是长期用力刷牙所致 。
【看雨听涛|大力刷牙,刷刷更干净?盘点牙齿保健易犯的八大认识误区!】正确做法:刷牙选用刷毛软、有弹性的牙刷,刷牙力量要适度,讲究刷牙的方法,牙齿才能刷得干净又不会被损伤到牙齿和牙龈 。
误区二:牙膏越贵越好
有人有这样的购物习惯,认为贵的就是好的 。 实际上,刷牙时,牙膏是起摩擦剂的作用,可以有效去除牙面一些细小凹陷部位的牙菌斑 。 但是,能否更好地清除牙缝内和牙面窝沟内的菌斑,关键不在于牙膏的品牌和价格,而在于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 。
正确做法:不刻意追求贵价牙膏,选用含氟牙膏即可 。
误区三:牙齿不痛就是没牙病
很多人衡量牙齿是否健康的标准就是牙齿痛不痛,认为牙齿不痛就是没牙病,认为没有必要定期就医检查 。 这是错误的 。 专家指出,口腔疾病早期,如龋齿和牙周病早期,一般都不会感觉不适或疼痛 。 一旦感受到疼痛,说明程度已经比较严重了 。 一颗蛀牙从开始产生到使用感觉到疼痛,成年人至少1年,儿童时间会更短些;牙周病的发展也是如此 。
正确做法:成人每年、儿童每半年做一次牙齿检查,及早发现牙齿和牙周问题 。
误区四:刷牙的时间不重要
每天刷牙两三次了,但每年洗牙时还被医生说牙垢很多,怎么回事?刷牙不在于刷了几次,而是什么时间刷 。 很多人有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刷牙的好习惯,却没有饭后定时刷牙的习惯,这就存在不足 。 有研究发现,进食后,附着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10-20分钟后就会被牙菌斑内的细菌利用,产生酸性物质破坏牙齿 。
正确做法:除了早晚刷牙,饭后10分钟内也应刷牙或漱口,尽快清洁口腔,以破坏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
误区五:不吃糖就不会得牙病
少吃糖或不吃糖固然可以减少龋齿的发生,但糖不是口腔细菌破坏牙齿的唯一来源 。 面包、馒头、米饭等碳水化合物中的淀粉,在口腔水解后也会产生小分子糖分,后者同样容易被口腔内的细菌所利用 。
正确做法:除了少吃糖,更重要的是饭后尽快漱口或刷牙 。
误区六:药物牙膏可治疗牙周病
有些人认为药物牙膏可以用来治疗牙龈“上火”和牙周病,当出现牙龈肿痛、出血时不及时就医,而是盲目使用药物牙膏来“降火” 。 牙龈炎、牙周炎大多由局部牙结石、菌斑刺激引起的,药物牙膏有清热解毒作用,所以在牙龈炎早期,的确能起到一些功效 。 但是,它们无法祛除牙菌斑、牙结石,未能祛除引起发炎的根本原因,因此仅有治标不治本的些许作用 。
正确做法:牙龈炎、牙周炎发作应就诊,日常应做好牙齿清洁、洗牙等来预防牙龈炎、牙周炎 。
误区七:洗牙会把牙齿洗坏
很多人洗牙后觉得牙齿酸软,吃酸、甜食物有不适的感觉,以为是洗牙伤害了牙齿造成的,这绝对是误解 。 那是因为多年没有洗过牙的人,牙面的结石很多,不仅厚,而且将大部分牙根包住 。 由于牙结石附着在根面,看似“护住”了牙根,平常没有感觉太多不适 。 洗牙祛除牙结石后,牙根露出,在遇到冷、热、酸、甜食物时,会有一段时间感觉到牙齿酸软,但这样的感觉会逐渐缓解 。
正确做法:若洗牙后出现酸痛,只是暂时的,等待它慢慢缓解即可 。 只要坚持每年洗牙,牙齿比较洁净,这种感觉就很少发生 。
误区八:人老牙齿必然脱落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1年9月20日的爱牙日提出了“8020”计划,即80岁的老人应该还有20颗健全的牙齿 。 因此,说人老牙齿必然脱落的说法是不靠谱的 。
正确做法:专家指出,健康牙齿陪伴到老不是梦,只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多吃有利于牙齿清洁、健康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定期检查口腔,科学护理牙齿,常用茶水漱口,勤做叩齿和牙龈按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