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新冠病毒可在冷链长时间存活,进口食品如何安全“进口”
8月13日 , 广东省深圳市发现1份从巴西进口的冻鸡翅表面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 同日 , 陕西省西安市1份厄瓜多尔进口冻虾的外包装被检测出新冠病毒 。 据不完全统计 , 自7月以来 , 国内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事件 , 均与进口冷冻生鲜相关 。
为什么进口生鲜外包装上多次发现新冠病毒?是否存在疫情传播风险?应如何预防疑似食品来源的病毒感染?
进口食品外包装检出的新冠病毒多来自南美洲
采访人员从深圳市龙岗区卫健局获悉 , 外包装带有新冠病毒的巴西进口冻鸡翅注册号为SIF601 , 批号7720051522 , 系从位于平湖街道的海吉星市场发现 。 8月11日 , 平湖卫生监督所对海吉星市场2个冷库(D3067、D2052)6批次巴西冷冻鸡全翼进行采样 , 共采集样品33份 , 其中在D2052号冷库采集的两份巴西冷冻鸡全翼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
8月12日 , 龙岗区疾控中心将可疑样品送市疾控中心复核 , 当日上午接到报告:经市疾控中心复核 , 龙岗区疾控中心送检的两份巴西冷冻鸡全翼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
公开资料显示 , 海吉星农贸批发市场属于农产品物流园 , 是深圳市规划的唯一农产品一级综合批发市场 。 一期占地面积30.3万平方米 , 市场内设有蔬菜、水果、粮油、冻品等多个交易区域 。 作为深农集团旗下最大的“菜篮子”企业 , 海吉星的农副产品是供深、供港的主力军 , 其经营的冻品占深圳市民消费量的90%以上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今年4月的媒体报道中曾提到 , 为做好疫情防控 , 海吉星市场加大风险监抽力度 , 将检测迅速覆盖蔬菜、水果、副食品、冻品各大交易品类 , 抽检总量100245批次 , 合格率99.72% 。 同时 , 将抽检数据由实验室通过系统无缝对接至各档位诚信二维码 , 进一步加强蔬菜快检结果公示 , 让采购商、消费者看得到相应的产品检测数据 。
海吉星市场官网7月20日发布的消息显示 , 通过联合平南市监所驻点海吉星监管组 , 组织物流园内42家经营进口肉制品及水产品的商户召开专题会议 , 要求各商户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 查验留存进口食品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 对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贮藏、运输、加工和销售场所落实清洁消毒措施并做好记录等措施 。
目前 , 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已组织相关部门 , 对可能接触相关产品的人员进行全面核酸检测 , 结果均为阴性 , 并对阳性样品密切接触者纳入健康管理;对全市相关库存产品全部封存并进行核酸检测 , 结果均为阴性;对已售出产品全部追溯并通报相关机构进行处置;对相关产品外包装及存放环境全部进行消杀 。
据不完全统计 , 自7月以来 , 包括深圳市龙岗区进口冻鸡翅表面发现新冠病毒在内 , 我国至少已有10起在冷冻生鲜食品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案例:
7月10日 , 海关总署通报 , 大连海关、厦门海关分别在3批自厄瓜多尔进口的冻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样本中 , 检测出新冠病毒;7月14日 , 江西萍乡通报 , 该市部分消费者曾通过团购平台购买厄瓜多尔冻虾 , 而同批次产品的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曾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7月15日 , 重庆沙坪坝区通报 , 检测发现重庆西部物流园一冷冻仓库部分厄瓜多尔冻虾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7月16日 , 云南通报 , 在3份厄瓜多尔冻虾样本从包装箱外表面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8月12日 , 安徽芜湖通报 , 1家餐饮店进口的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复核结果呈阳性 。
与此同时 , 与进出口冷冻食品贸易相关的企业也被波及 。 7月23日 , 辽宁大连通报 , 在凯洋海鲜冷库食品、加工车间、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环境的多份样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 , 并陆续出现员工确诊新冠病毒 。 8月11日 , 山东烟台通报 , 有3家企业自大连口岸进口的同一外籍货船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
目前 , 全国已有至少九省市在进口冷冻食品上检测出新冠病毒 。
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 , 检出新冠病毒呈阳性的无论是进口冻白虾还是冻鸡翅 , 其来源大多为南美洲 。 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 , 截至8月13日 , 南美洲已有累计确诊病例近500万人 , 仅次于北美洲 。 其中 , 本次深圳冻鸡翅的来源地巴西已有累计确诊病例317万余人 , 居全球第二位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认为 , 目前国内发现的进口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多来自南美洲 , 与当地疫情严重、冷冻海鲜等食品加工过程较容易污染有关 。 “冷冻海鲜产品通常储存在低温的环境 , 而环境的温度越低 , 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 , 所以容易在冷冻海鲜产品中或者其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 。 ”
值得注意的是 , 目前检测出新冠病毒呈阳性的样本均为冷冻海鲜产品的外包装 , 对此梁宗安表示 , “通过各地对于大量样本的检测发现 , 病毒并未在冷冻海鲜食品‘体内’检出 , 就说明食品本身被病毒污染的几率非常小 , 也就说明病毒通过食品传播的几率比较小 。 ”
新冠病毒可在冷链长时间存活
不难发现 , 无论是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冻虾 , 还是从巴西进口的冻鸡翅 , 其漂洋过海背后都离不开冷链保鲜技术的支持 。
冷链是指某些食品原料、经过加工的食品或半成品、特殊的生物制品和药品 , 在经过收购、加工、灭活后 , 用来保证产品食品安全、生物安全、药品安全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 为减少损耗、防止污染和变质 , 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使用过程中 , 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特定低温环境下 。
那么 , 在进口生鲜外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是否与其采用冷链技术有关?
“关键问题在于冷冻这个温度 。 ”江南大学教授、博导 ,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卫蓉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冷冻产品在包装后 , 通过长途运输 , 再零售 , 最终到达消费者 , 温度一般都需要控制在-18℃左右 。 在此冷链过程中 , 病毒等微生物不会被冻死也不会生长繁殖 , 能一直保持存活状态 。 “类似于冷冻保藏菌种 , 冷链产品在解冻到室温后 , 病毒就能恢复活性 。 ”
姚卫蓉表示 , 在冷冻食品的包装前后 , 只要食品加工环境、运输、流通、销售环境中存在新冠病毒 , 食品就有可能因为交叉污染或二次污染而被污染上新冠病毒 。 “具体来说 , 就是食品生产设备、工器具、加工台面、手、手套、空气、食品加工用水、加工区域的害虫等存在新冠病毒 , 甚至在销售交易的拆箱分销过程 , 若交易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 , 呼吸中存在的新冠病毒也会随着呼吸或飞沫飘浮在空气中 , 进而沉积在冷冻食品外包装表面 。 ”
在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兼冷藏冻结专业委员会主任刘长永看来 , 冷链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 从海外进口食品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 , 是因为进口产品包装被污染了 , 并不是新冠病毒产生于冷链 , 也不能说冷链技术助长了新冠病毒 。 “冷链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和新鲜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 其本身可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 防止食品变质 。 ”
“目前进口食品外包装出现感染 , 最大的可能性来自产品在生产后的仓储、冷链运输、销售过程中 , 外包装被感染新冠的人员直接接触到 , 或者整个过程的空气中飘浮有新冠病毒而造成的 。 ”姚卫蓉说 , 在整个冷链过程中 , 由于温度的原因 , 上述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接触面只要受到污染 , 新冠病毒就一直存活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虽然在进口食品的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 , 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CDC、美国FDA、欧盟CDC等机构研究表明 , 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 , 不会通过食品传播 。
在7月28日全国公共卫生学科发展院长论坛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称 , 想要证明病毒通过食品感染 , 需要拿到活的病毒 , 但还没有从食品表面阳性样品分离培养出活的病毒 。 另一方面 , 食品感染也存在剂量因素 , 并不是碰到一两个病毒就会感染 , 需要一定的病毒量 , 这方面同样没有任何剂量与感染的证据 。 “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 特别是疑似食品来源的病毒感染 , 需要基于科学的角度出发 。 加强食品安全预防意识的同时 , 不要过于恐慌 。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新冠病毒可在冷链长时间存活,进口食品如何安全“进口”】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范凯尔克霍弗回应深圳冻鸡翅事件也表示 , 目前没有人因食用某种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 , 即使病毒确实存在于食物中 , 也可通过烹饪而杀死病毒 。
多管齐下防范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
既然新冠肺炎疫情有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入的风险 , 会否考虑暂时停止从疫情严重国家进口冷链物流食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此前曾回应称 , 增加食品农产品进口是我国实施积极进口政策的重要内容 。 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 , 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沟通协调 , 从源头上管控好进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 。
采访人员查阅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数据发现 , 2011年我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 。 海关数据显示 , 2019年我国各类肉进口总量484.1万吨 , 水产品进口量626.5万吨 , 同比分别增长58%和19.9% 。 今年受疫情影响 , 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 , 我国进口肉类仍保持快速增长 。 2020年1至6月 , 我国肉类(包括杂碎)进口475万吨 , 相比上年同期增幅达73.5% 。 可见 , 进口食品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重要的食品来源 。
受访专家认为 , 防范进口冷链食品疫病传播风险 , 需从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三方着手 , 确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
作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 近期以来 , 全国海关进一步严格口岸检验检疫 , 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风险监测 。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透露 , 海关总署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源头管控 。 一是坚持关口前移 , 要求向中国出口冷链食品的全部105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部门做好预防措施 , 保证输华食品安全;二是开展远程视频检查;三是针对近期一些国家肉类水产品企业发生聚集性感染疫情 , 采取暂停其产品进口等措施 。
“在进口食品入关检验检疫过程中加强病毒检测是必须的 , 是预防新冠病毒从进口冷链食品渠道传入的重要举措 。 ”姚卫蓉建议 , 一般检测是抽样检测 , 做不到样样检测 , 未来可以视情况考虑加大投入 , 做到类似武汉全民筛查那样的核酸混样检测 。
进口冷链食品入关后 , 在运输、销售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副司长党倩英介绍 , 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发布公告 , 对提供冷藏冷冻食品贮存服务业务的机构提出了备案要求 , 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对冷藏冷冻食品贮存和运输服务提供者进行审核、监督和过程管理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 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 严格落实加工制作规范 , 以及餐饮具清洗消毒等要求 , 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
在选购和处理进口冷冻食品方面 , 消费者也需要做好自我防护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建议公众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做好食品安全的五点要求 , 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食材 。
姚卫蓉提醒 , 在购买冷冻食品时要戴好一次性手套 , 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到家后 , 可以先放入具有杀菌功能的家电内进行杀菌 , 或者将冷冻食品用75%酒精消毒晾干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在接触和处理完进口冷冻食品后 , 立即洗手消毒 。 “只要防范得当 , 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享用进口食品 。 ”
推荐阅读
- 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卫健委:17日新增确诊病例22例,均为境外输入
- 暴雨|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北京这些地区需注意
- |美国封禁TikTok,外交部再作回应:国家安全成美国找事的“万金油”
- 湖北武汉|武汉高校教师战“疫”钢笔画获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 历史真相:印度为什么要年复一年谋求“入常”,有哪些国家支持?
- 天气|暴雨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北京这些地方有大到暴雨
- 中国新闻网|中央气象台发暴雨黄色预警 北京辽宁等地有大到暴雨
- 智能医学|黑科技来了!首本国家级教材《智能医学》出版发行
- 新华网|多措并举确保价格基本稳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热点问题
- 国家|中俄刚发去贺电,三邻国向白俄罗斯下最后通牒,要求重新进行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