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史书|隋炀帝为什么毫不知情?,李渊在太原招兵买马
【夜读史书|隋炀帝为什么毫不知情?,李渊在太原招兵买马】617年 , 隋朝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 , 从而拉开了隋亡唐兴的历史大幕 。 然而有一个问题却让不少人感到困惑 , 太原是隋朝的核心重镇之一 , 隋炀帝对这里的关注程度仅次于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 。 李渊在起兵前需要招募军队并购置大批武器装备 , 他是如何做到在招兵买马同时又不引起隋炀帝注意的呢?
文章图片
李渊到太原任职时 , 隋朝形势已经是大厦将倾 , 一片混乱 。 连隋炀帝自己都心灰意冷 , 干脆跑到江都去过醉生梦死的余生了 。 因此对李渊来说 , 能被派到府库盈积 , 聚天下精兵的太原 , 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 当然 , 隋炀帝也并没有完全“放弃治疗” 。 他在安排李渊担任太原留守的同时 , 还任命两个自己的亲信:太原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为太原副留守 , 名义上是协助初来乍到的李渊处理事务 , 但真正目的是为了监视并牵制李渊 , 以防他占城为王 , 脱离中央控制 。
文章图片
李渊是个有野心人 , 之前隋炀帝一直将他盯得很紧 , 所以他只好夹着尾巴做人 。 如今他成了太原留守 , 掌管着一方军政大权 , 形势自然不同往日 。 他私下对儿子李世民说:“唐固吾国 , 太原即其地焉 。 今我来斯 , 是为天与 , 与而不取 , 祸将斯及 。 ”这段话大意就是说 , 太原是我们祖宗发迹的地方 , 如今上天安排让我重返此地 , 这便是天赐良机 , 如果我放着这样的机会不去把握 , 那么大祸迟早会降临到我们的头上 。
李渊此前在镇压各地义军的时候 , 就开始偷偷招降纳叛 , 扩充自己实力 。 因此当他入太原主政后 , 更是进一步网罗各方人才 。 没过多久 , 晋阳令(晋阳即太原)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等人都成了他的铁杆支持者 。
文章图片
李渊在太原的“统战”工作卓有成效 , 附近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都被他拉入麾下 。 只有两个人他知道是无法争取的 , 那便是上面提到过的隋炀帝亲信王威、高君雅 。 李渊想起兵反隋 , 但手下却没有足够的兵力 。 他想招兵买马 , 但有王威、高君雅盯着又让他无法施展拳脚 。 这两人时刻都在与江都的隋炀帝保持联系 , 一旦发现李渊“有异志” , 那隋炀帝那边很快就能收到消息 。 就在李渊心急火燎之际 , 机会却从天而降:割据军阀刘武周联合北方的突厥举兵南下 , 太原形势岌岌可危 。
眼看大敌临近 , 身为副留守的王威、高君雅都慌了手脚 。 他们跑来找李渊商议御敌之策 , 李渊却皱着眉头说手下兵太少 , 只能据城固守 。 太原留守的职责不仅要保卫太原 , 同时也要兼顾周边城镇的安全工作 。 可李渊却说固守太原 , 那就是放任周边城镇不管 。 到时候隋炀帝问责起来 , 不仅李渊要倒霉 , 王威、高君雅也难逃干系 。
文章图片
王威、高君雅都怕隋炀帝怪罪 , 因此也顾不上其他考虑了 。 两人纷纷催促李渊赶紧招募军队来抵御刘武周和突厥人 , 这正中了李渊的下怀 , 不过为了将事情做得更隐蔽 , 李渊先跟两人打起了“太极” , 他说:“招募军队必须得经过圣上同意 , 要不先派个人去江都上报军情吧 。 ”见李渊这么说 , 王威、高君雅更急了 , 两人对李渊说道:“公身为太原留守 , 本来就有临机决断之权 , 眼下都什么时候了 , 怎么还来得及去江都禀报军情 。 ”看到两人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 李渊就不再推辞 。 于是他派亲信立即到周边招募军队 , 仅十来天就招到了万余人 。
王威、高君雅原本是急着催促李渊招兵买马 , 可是看到李渊手下招募的军队越来越多 , 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 , 两人开始怀疑李渊心怀不轨 。 但此时要向江都打小报告已来不及 , 于是两人便商议私下除掉李渊 , 接管太原军权 。 不过此时的太原到处都是李渊的眼线 , 王威、高君雅的暗杀计划很快就被李渊得知了 , 结果还没等到两人动手 , 李渊就先将他们抓了起来 , 并以私通突厥的名义将两人就地正法 , 从而为不久后的太原起兵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
推荐阅读
- 小胡子说历史|为何史书却没记载这个朝代?,夏朝曾被另一个政权取代长达40年
- 漫步史书|战后该部重建,脱胎于十八军,以一个军的代价灭掉日军2万人
- 雨夜读史|两个是敌人,还有两个是战友,诸葛亮一辈子难以掌握的4个人
- 秦始皇帝陵|秦始皇陵油灯千年不灭,史书所说是靠鲛人油?美国人给出答案
- 夜读史书|被任命的人都想赶紧调职,清朝官员都不想当的封疆大吏
- 隋炀帝|杨广修大运河有何目的?专家:你把大运河的路线连起来,就明白了
- 萌一科技|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为什么史书上没有她的只言片语?
- 有态度的百态人生|隋炀帝为什么固执?,兴兵百万东征高句丽,
- 历史得印记|读着史书,让你觉得身为帝王的刘邦也很悲催?,是否有那么一瞬间
- 历史百家汇|史书却没有明确的标准,唐朝“以胖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