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真实的田野考古令人哭笑不得:“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 三 )


与电视剧的探测器不同 , 从考古学上说 , 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刮面活动才是能否真正确定地下埋有遗迹的关键 , 这是因为 , 古代人类活动都依托于地面 , 不同性质的活动会导致地面被不同程度地使用 , 最终反映到土地上就是土质、土色的细微差别 。 正因对土质、土色的细微判断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 , 通过刮面来判断遗迹现象是考古学家一生都不断修习的课程 , 也是每一个中国考古学生必须得到足够训练、衡量菜鸟考古学生田野考古水平的关键所在 。
小头才露尖尖角 , 呼朋唤友已兴奋 。 王笑寒摄
如果说上述体力活动都属于“劳其筋骨”的话 , 那么田野考古发现则是彻彻底底的“乐其心志”:在考古发现之前 , 有经验的发掘者实际上都大有可能想到了“会挖到什么”(所谓“想得到才挖得到”) , 但却总是心怀忐忑 。 然而 , 当自己的理论预设得到了真实考古发现的“验证”以后 , 那种一半从未知中发现新知 , 一半从已知中得到验证的喜悦 , 就仿佛是心情阴郁的人突然遇上了好天气 , 使得任何语言描述都相形见绌 。
考古发掘现场 , 叶灿阳摄 , 已获授权
不过 , 对考古学生而言 , 考古发现却并不只是喜悦 , 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 这是考古与盗墓最大的不同之处 。 对考古从业者来説 , 在考古发现过后 , 不仅要进行详细地记录、准确地绘图 , 还要评估它在整个发掘空间中的位置 , 和其他考古发现的关系——对这些细微问题的“要素察觉” , 小到会影响研究者对遗址或遗物功能的判断 , 大到会成为衡量不同考古学家水平高下的关键所在 。
考古绘图 , 周睿麟摄 , 已获授权
因此 , 在真正的考古学中 , 考古发现远不是考古工作的结束 , 反而是考古工作的开始:在把考古发现记录、绘图完毕后 , 还要在实验室对其进行大量科技分析研究 , 以最大程度地挖掘考古发现的信息——哪怕它只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器 , 也值得研究者花费上百、上千个小时去仔细分析 。
实际上 , 田野工作的内容还有很多 , 但碍于篇幅所限 , 就不再展开了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报名各种“公众考古”活动 , 有机会参观考古工地 , 甚至亲自体验考古发掘 。 下面 , 我们来说一说野外考古中“吃”的内容——由于考古工作大多在野外 , 在工地的吃喝则多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 。 例如 , 在北方地区发掘多吃面食 , 在南方地区发掘则多吃米饭……例如 , 笔者的同学有幸在新疆参与发掘 , 食物也随当地瓜果不断 , 看得让人好生羡慕 。
新疆考古工地上的“瓜果大宴” 。 周睿麟摄 , 已获授权
说起工地上的吃来 , 笔者又想起一件趣事:与国内相同 , 当年笔者在意大利发掘的时候 , 吃的大多数是意大利传统披萨和意大利面(Pasta) 。 犹记得有一天意大利工地上的做饭大厨告诉我晚上要吃Pasta , 结果我最后却等来一盘饺子 , 这让一心想吃到面的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仔细一问才知道 , 把Pasta翻译成“意大利面”是很有误导性的 , 因为Pasta大概是意大利面食的统称 , 其中我们常见的叫Spaghetti(长面条) , 长得像饺子的叫Ravioli(意大利面饺) , 两者都属于意大利面(Pasta) 。 总而言之 , 由于衣食住行都在远离自己熟悉的地区 , 参加田野考古也是走出“舒适区” , 体验不同文化的宝贵机会:作为一名考古学生 , 这可能是考古专业带来的最大“福利”了 。 如果说近几十年来考古学生参与发掘的最大变化 , “住”完全能排得上号 , 这大体要归功于国家的新农村建设 , 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居住条件 , 让日后想报考古的学生都松了口气 。 我听说过20世纪50、60年代的前辈考古学者有自己扎帐篷住在工地边上的 , 甚至很多地方交通不便 , 无法及时补给 , 不得不走上“狩猎采集”的道路——这些奇闻轶事对90后而言 , 都算是“传说”级别的了 。 现在大型考古工地的附近往往建有良好住宿体验的工作站 , 里面的设施一应俱全 , 不仅有空调和网络 , 还能收发快递 , 与风餐露宿的前辈们相比十分幸福 。 不过 , 如果要是去边缘地区参加考古发掘 , 还是得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 。 用一句话来总结考古学生的发掘体验的话 , 我愿说是“劳其筋骨、乐其心志”:的确 , 田野发掘中有不少体力活 , 经常让人忙得不可开交 。 然而 , 每当考古发掘结束时 , 大家都会对考古工地依依不舍 。 热情淳朴的本地人、朝夕相处的同学、激动人心的发现、群星璀璨的夜晚、油菜花开的盛夏 , 无一不让人深深留恋 。 在猜测与想象之间摇摆 , 在理论与未知面前探索 , 田野考古就是这样的九曲八折 , 也是如此的充满魅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