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石资本张维:无泡沫、不繁荣!我们将迎来最大的科技泡沫
本文插图
【股票|基石资本张维:无泡沫、不繁荣!我们将迎来最大的科技泡沫】
张维表示 , 客观上 , 泡沫对推动技术革命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 近代历史上 , 真正的繁荣往往都在泡沫破灭之后到来 , 一定程度上 , 泡沫是我们前进的方式 。 文丨张维
来源丨财联社 , 根据张维演讲内容整理
“中美对抗、科技封锁、举国体制的背景下 , 我们将迎来中国史上最大的科技泡沫 。 ”日前 , 在基石资本举办的“基石大家课堂——华为管理之道”上 ,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提出了如上论断 。 张维回顾了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的历史 , 指出 , 1999年-2001年间上市的科技公司 , 存续率仅有6.8% , 但活下来的那些伟大企业 , 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 , 提高了全人类的生活福祉 。 他表示 , 客观上 , 泡沫对推动技术革命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 近代历史上 , 真正的繁荣往往都在泡沫破灭之后到来 , 一定程度上 , 泡沫是我们前进的方式 。 张维建议 , 既然泡沫不可避免 , 监管层应该正视、重视泡沫 , 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改革 , 并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 , 以期尽可能引导、利用泡沫积极的一面 , 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 同时 , 降低泡沫的不良影响 , 保护投资者利益 。 他还提醒广大投资者 , 应及早提高警惕 , 拒绝跟风投资、追逐热点 。 一、纳斯达克泡沫巅峰期IPO的企业 , 存活率仅7% , 泡沫的意义何在?1995年初至2000年3月10日 , 纳斯达克指数从743点上涨到了峰值5132点 , 涨幅达590% 。 这期间 , 平均每年有200家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 , 虽然大部分质量很差 , 但依然备受追捧 , 平均首日涨幅达50% 。 在泡沫的巅峰 , 1999这短短一年内 , 美国新创造了250位亿万富翁和成千上万的新百万富翁 。 之后泡沫破灭 , 纳斯达克指数19个月下跌了78% , 见底于1108点;网络股指数的跌幅超过了95% 。 亚马逊、苹果、奈飞、英特尔等巨头无一幸免 , 最多的甚至跌去了9成市值 。 到2002年底 , 在1995-2000年上市的公司中 , 有50%已经消失 , 72%股价低于IPO价格 。 到2019年底 , 1999年-2001年间上市的899家科技公司中 , 只有61家仍然存续 , 存续率仅6.8% 。
本文插图
泡沫过后 , 绝大多数公司都死了 , 泡沫的意义何在?3个公司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 第一个 , 网景 。 网景的上市是纳斯达克科技财富神话的开端 。 1995年8月9日 , 网景在纳斯达克IPO , 当天股价从28美元涨到了58.25美元 , 公司市值达到了21亿美元 。 网景创始人吉姆·克拉克的股份在IPO当天价值6.63亿美元;另一位创始人马克·安德森身价也达到了5800万美元 , 当时他年仅24岁 , 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网景的早期员工身价也达到数百万美元 。 1995年12月 , 网景的股价达到每股171美元 , 六倍于IPO发行价 。
本文插图
△网景创始人马克·安德森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来源:《时代周刊》这并不是纳斯达克第一次上演财富传奇 , 比尔·盖茨们早已成为人们心中的财富偶像 , 但网景的故事是全新的 。 一是它的成长速度惊人 , 从成立到上市 , 它只花了16个月 , 而微软花了11年 。 《华尔街日报》也感慨:“通用动力公司花了43年的时间才成为一家市值27亿美元的公司 , 网景只花了大约一分钟 。 ”二是网景当时还未实现盈利 , 成立以来累计亏损1278万美元 。 按照以往的成功经验 , 一家新科技公司最好在至少连续四个季度盈利后再考虑IPO , 但网景的成功颠覆了华尔街的想象 。 所以网景的上市真正点燃了“硅谷梦” 。 就像网景的CEO吉姆·巴克斯代尔说的那样 , “网景的上市带动了很多事情 。 技术人员开始对这些新科技感兴趣 , 商人因这些技术可以带来的利润而激动 。 这些年轻新贵的出现让其他人也开始跟风 , 他们想 , ‘如果这些毛头小伙都可以赚到大钱 , 我也可以’” 。 为了一夜暴富的梦想 , 大量的人才和风险投资涌入硅谷 。 1995-2000年 , 硅谷大约创造了17.2万个高科技岗位 。 1994年 , 美国的风险投资仅为384.3亿美元 , 占美国GDP的0.053%;到2000年达到峰值时是990.976亿美元 , 占GDP的0.97% 。 其中 , 投资到互联网领域的风投金额由7.07亿美元增长到了769.84亿美元 , 增加了100多倍;投资到硅谷的金额则由9.98亿增加到了317.55亿美元 , 增加了30倍 。 如此庞大的人才和资金 , 其力量可想而知!正如比尔·盖茨在1999年就当时的泡沫问题答采访人员问时所说 , “它们当然是泡沫 , 但你们没有问到点子上 。 泡沫给网络行业带来了很多新资本 , 这必将更快地推动创新” 。 网景之后 , 资本市场接受了新的估值模式 , 它基于企业长期价值的最大化 , 而不是短期利润的最大化 。 科技企业的商业模式也随之改变 , “快速成长”、无视甚至追求亏损 , 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圣经 。 第二个 , 亚马逊 。 现在被公认为伟大企业的亚马逊 , 在当时被视为互联网泡沫的典型代表 。 亚马逊于1995年成立 , 2年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 但一直未实现盈利 , 1999年亏损7.2亿美元 , 2000年亏得更多 , 14.1亿美元 , 累计债务达到20亿美元 。 如果从产业的角度看 , 没有泡沫 , 亚马逊早就该破产了 。 当时主流观点也是这么想的 , 《纽约时报》说“亚马逊是一家建立在一层薄得不能再薄的泡沫上的市值200亿美元、有2100名员工的公司” , 《巴伦周刊》将亚马逊评为“市场上股票被高估最多的公司” 。 他们认为Barnes&Noble(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会把亚马逊彻底摧毁 , 将亚马逊嘲讽为“Amazon.toast” “Amazon.bomb” “Amazon.org”(亚马逊永远也无法盈利 , 应该用非盈利域名) 。 某种程度上 , 他们是对的 , 泡沫破灭时 , 亚马逊一度跌去了90%以上的市值 。 毕竟当时没有人能想到 , 亚马逊会发明电子阅读器 Kindle、推出Prime会员计划、开创云计算平台AWS、制作原创电视和电影节目……但因为泡沫 , 贝佐斯得以“基于长期市场领导地位 , 而非短期盈利和华尔街的短期反应做出投资决策” , 亚马逊得以通过“烧钱”迅速建设基础设施、抢占市场份额 。 即使泡沫破灭后 , 泡沫顶峰时的融资也让亚马逊在2000年末还拥有11亿美元的现金 , 保证其在最低谷也能坚持一直以来的战略 , 继续推动创新 。 △1999年和2009年的《巴伦周刊》 , 从“亚马逊炸弹”到“世界最佳零售商” , 需要10年来源:《巴伦周刊》 第三个 , 特斯拉 。 特斯拉比亚马逊还能烧钱 , 成立17年亏了17年 , 一共亏70多亿美元 。 但就是这样一家从未实现过年度盈利的公司 , 无论上市前后 , 都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支持 , 最近市值还超过2500亿美元 , 跻身纳斯达克市值前十名了 。 所以马斯克自己也很感激 , 说“只想对客户和投资人说声谢谢 , 你们给了特斯拉一个穿越漫漫长夜的机会 , 没有你们我们走不到今天” 。 没有资本市场对从0到1创新的高度认可 , 特斯拉走不到今天 。 所以仅从这3个公司我们就可以看到 , 如果没有泡沫带来的巨大财富效应 , 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才和资本进入这个行业 , 不会产生“这个星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合法的财富创造活动” , 亚马逊和特斯拉这样伟大的公司将很难出现 , 就算没有“中道崩殂” , 也不可能成长得这么快 。 去年央视的一位采访人员在采访我的时候问了一个问题 , 说创业板现在10周年了 , 创业板出现了乐视和暴风影音这样欺骗性的上市公司 , 你认为创业板的意义何在?我说你要顺过来看 , 而不是倒过来看 。 顺过来看 , 市值最大的公司是什么?迈瑞医疗和温氏股份 。 这两家公司具备了伟大公司的雏形 , 而如果没有创业板的政策 , 它们上不了市 。 这些公司才是创业板的意义所在 , 而不是倒过来看见的那些欺诈公司 , “虽然泡沫会刺激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出现 , 但是它们带来的高速增长本身是道德的” 。 所以泡沫的意义何在呢?大多数公司在泡沫中消失了 , 但是留下来的那些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 今天纳斯达克市值前十名的公司大约占到了总市值的四成 , 苹果、微软、亚马逊、FACEBOOK、谷歌、英特尔、英伟达、ADOBE、PAYPAL、特斯拉 , 这10家公司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 , 提高了全人类的生活福祉 。
推荐阅读
- 家电|家电企业“分分合合”,转型升级是“表”资本运作是“里”
- |更多细节公布!安倍宣布辞职,消息一出,引日本资本市场震动!
- 猎云网|申淇医疗完成亿元C轮融资,高瓴资本和济峰资本领投
- 融资并购,腾讯|腾讯旗下微民保险代理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约6.96亿元
- 美股研究社|京东旗下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增幅达4900.00%
- 代理|腾讯旗下微民保险代理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约6.96亿人民币
- 用户|领跑“她经济”却难解盈利困局 美柚三战资本市场
- 京东|京东旗下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人民币,张雱退出法定代表人
- 汽车|小鹏汽车正式以股票代码“XPEV”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 行业互联网|“小鹏汽车”于纽交所上市,IDG资本为最大财务投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