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长暂停结束:教育上市公司动作频频,新一轮并购潮将至?

_原题为 长暂停结束:教育上市公司动作频频 , 新一轮并购潮将至?
摘要:有钱的忙着扫货 , 缺钱的忙着筹钱 。 教育行业融资/并购的时间窗口或已开启!
粤语中有句俚语 , “趁他病 , 要他命 。 ”
2020年以来 , 新冠疫情冲击之下 , 一部分人的危机 , 成了另一部分人的转机甚至是良机 。 比如深受疫情冲击的教育行业 , 实体民办教育机构(如民办早幼教、民办中小学、民办高校、K-12线下培训机构等)水深火热 , 而在线教育却逆势腾飞 , 不少头部教育机构和明星公司屡屡获得巨额投资 。
【教育|长暂停结束:教育上市公司动作频频,新一轮并购潮将至?】还有一类教育机构 , 他们通过IPO募资或配售增发新股融资 , 手握重金之后 , 一边趁着疫情未散满世界逢低扫货 , 另一边则继续新建扩建学校 , 成为了行业的逆风前行者 。
8月11日开盘前 , 睿见教育(6068.HK)宣布 , 拟以每股4.24港元配售1.3亿股新股 , 预期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5.512亿港元 , 配售所得净额将用于建设及发展集团在中国的学校及作一般企业用途 。
8月7日 , 中教控股(0839.HK)公告称 , 拟以13.56亿元收购海南赛伯乐教育集团60%股权 , 后者为海口经济学院及海口经济学院附属艺术学校唯一举办者 。 海口经济学院是海南最大的民办本科高校 , 截止2019年12月 , 该学院拥有学生约4.2万人 , 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约2.2万人;海口经济学院附属艺术学校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 , 在校生约1,500名 。
8月6日早间 , 希望教育(1765.HK)宣布 , 拟以每股2.55港元的价格配售不超过4.65亿股 , 募集所得的11.86亿港元资金 , 约70-80%将用于外延并购 , 约20-30%用于现有院校提升扩建 。
再往前至7月29日 , 新高教集团(2001.HK)公告称 , 以 1.52 亿元进一步收购广西学校【包含三所学校: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高职)、广西钦州英华国际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附属中学)】其余 39%的权益 , 交易完成后 , 新高教将拥有广西学校 90%的权益 。 2018 年 9 月 , 新高教就曾以1.46亿元收购和增资方式 , 获得广西学校 51%的权益 。
十天之内四家教育上市公司集体发力 , 既是上市教育集团蛰伏大半年后的集体苏醒 , 也是上半年教育行业零碎并购趋势的放大和延续 。
教育|长暂停结束:教育上市公司动作频频,新一轮并购潮将至?
文章图片

2020年以来 , 受疫情冲击 , 全球市场及教育行业不确定性增多 , 教育投融资及并购已较过去两年有了大幅萎缩 , 重量级的并购案例数量锐减 , 仅有枫叶教育收购新加坡CIS90%权益、博实乐收购翰林学院51%股权、绿景控股拟并购佳一教育100%股权、希望教育全资收购马来西亚英迪教育、枫叶教育要约收购港股上市的大马教育公司皇岦并将其私有化退市等寥寥几个案例 , 可比肩过去两年的重磅并购案 。
但随着疫情防控和行业前景日渐明朗 , 手握重金的上市教育公司有了更充足的理由跑马圈地 , 其中又以民办高教集团最为积极 。
据Wind统计 , 2018及2019年 , 我国民办教育行业并购动作频频 , 民办高教公司首当其冲 , 累计收购院校多达40所 , 其中仅港股内地高教集团就已收购27所院校 。 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 , 外延并购成为成效好、见效快最优选项 , 依靠自建扩建校区的内生增长模式则逐渐成了辅助选项 。
毕竟 , 新建扩建的内生增长方式 , 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看 , 新建改建扩建校区 , 耗时费力且占用大量资金 , 既影响财务报表结构 , 又容易对股价产生压制 , 而通过外延并购直接买买买 , 效果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教育|长暂停结束:教育上市公司动作频频,新一轮并购潮将至?
文章图片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上市教育公司会选择在这一时间段集体出动 , 频频抛出融资或并购预案呢?
从买方的角度看 , 首先 , 头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 , 通过PE/VC融资或IPO或定增配售募资之后 , 手握重金蠢蠢欲动 , 但过去两年行业内并购潮的出现 , 导致了标的项目估值偏高 , 持币观望伺机出手 , 既符合逻辑又合情合理 。
其次 , 受新冠疫情冲击 , 许多中小微型教育机构普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 甚至部分大型教育集团或上市教育公司都面临收入、现金流、利润等下降压力 , 这对于那些已募集大笔资金的头部公司来说 , 无疑是乘“虚”而入的好时机 。
今年上半年 , 全国教育行业因大面积停课停学导致业务收入锐减 , 教育机构的现金流普遍承压 , 已有多家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减甚至预亏 , 比如中国东方教育(0667.HK)就表示 , 因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 , 公司上半年新生注册及新客户注册量减少约20% , 预期上半年纯利将减少15-20% , 经调整后净利润预计将下跌45-50% 。 职教巨头中公教育(002607.SZ)也发布业绩预告称 , 预计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亿-3亿元 , 而上年年同期盈利4.93亿元 。
第三个因素 , 就是尽管线下教育业务开展因疫情受阻 , 但并未阻滞教育类上市公司股价上涨 , 多只个股甚至屡创新高 , 在此情况下 , 通过股权融资以现金并购也好 , 或以“股份+现金”收购也罢 , 股价冲高无疑更能激发上市公司的并购热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