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袁绍政治眼光不如曹操的真相!这不是眼光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 二 )


陈琳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说:“(您)这么做就像是‘即鹿无虞’‘ 掩目捕雀’那样,徒劳无功又自欺欺人。就连微小的事务都不可能用欺骗的手段获得,何况是像国家大事,使用欺诈的手段怎么可能成功呢?现在大将军您总摄皇威,掌握兵马要职,可以像龙马一样昂首,如老虎一样迈步,高下行事全都要看您的心情,像这种(除掉宦官的)事情对您来说就像是用火炉子燎烧一撮毛发那样的简单。纵然违背了经典规矩,但是只要合乎道理,就是在顺应天命人心。可是您现在却要将利器交给别人,寻求外援的帮助,真要到那个时候四方兵马聚合,只有强者为雄。这简直就是所谓的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这样做非但不会成功,只怕是会成为祸乱的开始!”这番话,陈琳可以说已经把道理讲的非常明白,就是说,要想除掉宦官不过是你何进一句话的事情,根本没必要去实施征召藩镇这种自取其祸的做法。那么当时曹操怎么说呢?曹操在历史上并没有对何进说过任何劝阻的话。据裴松之注释《三国志》引用《魏书》中的记载,当听说何进要征召藩镇入京胁迫太后的时候,曹操笑了,并对众人说道:“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眼光|袁绍政治眼光不如曹操的真相!这不是眼光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
文章图片
这番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宦官这一职务,古今都有,(之所以会形成祸乱)都是由于他们的主人对他们不妥当的授以权力和恩宠,才会到了这样的地步。要想治他们的罪,应该惩办诛杀首恶元凶,让一个狱吏去做就已经足够了,何必还要去纷纷扰扰的征召藩镇外将呢?可是要想尽诛宦官,(那是不可能的,)必定会泄露出去,我将会看到他(指何进)失败的一天。”曹操这句话,点出了宦官乱政的症候所在,也指出了应对的办法,甚至也看到何进袁绍失败的根源所在。在大多数品评三国的文章中,这一段一直都是曹操在智商和情商上的政治见解高于袁绍的对比条件之一。并且,袁绍由于给何进出了这样一个征召藩镇入京的“馊主意”而被定格在了开启东汉乱世罪人的耻辱柱上。易中天就曾经说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曹操和袁绍政治水平的高下。可事实果真如此吗?袁绍在这件事情上真的就没有曹操的这种见识吗? 眼光|袁绍政治眼光不如曹操的真相!这不是眼光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
文章图片
个人感觉,恐怕未必。实际上曹操所说的这种对宦官派遣一个狱吏“当诛元恶”的方法,并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在何进与袁绍的交流中就已经有过类似的体现,只不过被袁绍所否决了。也就是何进第一次向何太后提出要诛杀宦官,而被何太后拒绝之后,何进又想出要“诛其放纵者”的记载。在袁绍看来,“诛其放纵者”与“当诛元恶”是一样的,是会产生打草惊蛇的结果的,而使得谋诛宦竖的计划重蹈当年窦武陈蕃的覆辙。所以在袁绍的思想中,要么就不诛,要诛就要尽诛,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眼光|袁绍政治眼光不如曹操的真相!这不是眼光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
文章图片
在这里还需要阐述一下曹操和袁绍立场不同的问题。从曹操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对于尽诛宦官是持否定态度的,他只同意诛杀一部分的“元恶”。所以这并不是政治水平的问题,而是政治立场的问题。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当时虽然曹腾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他所遗留下来的家族关系网肯定还存在,并惠及于曹操本身。假如尽诛宦官,不但会让曹操失去这种关系网,很可能还会祸及自身。所以他不同意尽诛宦官正是出于这种政治立场的需要。也是曹操作为直属于何进的西园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却在整个何进谋诛宦竖的过程中,以及后来袁绍袁术等人进宫诛杀宦官的时候,始终保持缄默,处在观望状态的原因所在。 眼光|袁绍政治眼光不如曹操的真相!这不是眼光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
文章图片
实际上,曹操在当时的朝廷中是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上的。他本身认定自己是士人,但由于他有着宦官养子后代的这种背景,与官宦势力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以在情感倾向上又偏向于宦官。这让他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站在纯士族的政治立场上。那么,当时纯士族的立场是什么呢?这个答案可以从陈琳劝阻何进的话中读出来。虽然陈琳反对征召藩镇入京,但是对于宦官,陈琳的态度立场是与袁绍相一致的,那就是要尽诛宦官。关于这一点,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讲到过,那就是在长达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宦官势力对士族党人的不断禁锢与迫害中,埋下了士族对宦官势力仇恨的种子。在士族的心目中,宦官就是社会的毒瘤,是朝廷中的败类,是必须要予以彻底清除的祸乱因子,否则国家将无法正常运转。说的直白一点,这已经不是什么国家的政治问题,而是士族势力对尽诛宦官的精神诉求,是一种泄私愤的极端表现。 眼光|袁绍政治眼光不如曹操的真相!这不是眼光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
文章图片
作为士族代表的袁绍,正是本着这种泄私愤的极端需求之下,为何进出谋划策的。陈琳所说的由何进牵头士族带兵进宫诛杀宦官的方案,袁绍并非没有提出过。在袁绍对何进所说“今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的话中,是包含有这一层意思的。只不过当时被态度暧昧的何进,以何太后不同意的理由拒绝了。既然是何太后不同意,那么就想办法逼迫何太后同意。而何太后作为执政者,所最害怕的就是天下大乱,自己的位子不保。这样看来,以“清君侧”的名义征召藩镇入京,正可以造成这种天下大乱的假象。这才是袁绍为何进制定征召藩镇入京计划的根本原因。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董卓和丁原这样的两个不可确定的因素。当时何进和袁绍一共征召了四个藩镇。分别是前将军董卓、武猛都尉丁原、府掾太山王匡、东郡太守桥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