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清代地方主管官吏 , 上至总督、巡抚 , 下至州县官 , 都要聘请一些有才干的士人帮助自己处理文案或日常行政事务 。 这已成为一种制度 , 受聘者也有了专门的称呼 , 文献上一般称为幕府、幕僚、幕友等 , 俗称师爷 。
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本文插图

关于幕府相信读者都有一定的认知 , 笔者想借着这样一个话题深入地探讨一下清代总督的幕府 , 不算科普 , 权且是补遗拾缺 , 以供参考 。
幕府制的由来以及总督幕府的人才来源 幕府制由来已久 , 《史记》中所说的“客”、“舍人” , 东汉碑记中所记的“门生故吏” , 考古发掘汉墓壁画上的“门下吏” , 就是幕府制有关的原始记载 , 大型类书《册府元龟》也列有幕府制 。 由此可知 , 早在汉唐时期 , 中国就有幕府制度 , 清代是幕府制走向顶峰乃至消亡的时期 。
总督幕府的设立相对较晚 , 它是明代设督抚以后的事 。 当时 , 总督尚属临时性派遣性质 , 没有规定佐贰官 , 只有几名令史、典吏之类的人员辅助工作 。 明中叶以后 , 随着督抚趋于常设 , 他们也开始设置幕府 。

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本文插图

清代沿袭明制 , 各省督抚衙门普遍设置幕府 。 雍正元年(1723)三月皇帝诏谕吏部说:“各省督抚衙门事繁 , 非一手一足能办 , 势必延请幕宾相助 , 其来久矣!嗣后督抚所延幕宾 , 须择历练老成、深信不疑之人 , 将姓名具题 。 ”可见 , 早在雍正时期 , 总督设幕已是普遍现象 , 而且已经得到皇帝的认可 。
幕客入幕的手续十分简单 , 不像正规官吏那样要经过层层铨选 , 而是由幕主自行选聘 , 随幕主的需要好恶而定 。 地方大吏升迁或调转 , 往往奏请将平日所熟悉的亲信幕友带往任所委用 , 以收指臂之效 。
幕客虽非正式官员 , 但他们替总督出谋划策 , 经办各种事务 , 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 时人曾评论说:“内掌曹郎之事 , 以代六部出治者 , 胥吏也;外掌守令督抚之事 , 以代十七省出治者 , 幕友也 。 ”可见 , 幕友实际上是清代地方大吏的重要助手 , 是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 甚至可以说地方大权尽皆掌于幕友之手也绝非夸张 。
幕友大多是希望做官而没有如愿的士人或做官受挫失意的离退职人员 。 总督的幕客档次较高 , 大体上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本文插图

1、国内著名学者、名流 。

作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的总督 , 一般都比较重视招揽人才 , 聘请一些著名学者、名流到署中办事 。 这既可替自己献计献策、操持事务 , 又可借此提高自己的声誉 。 曾任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就聘请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名流入幕 , 其幕府之盛堪称一流 。
他的幕僚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说 , 在曾国藩的总督幕府中 , 约有百人左右 , “凡法律、算学、天、机器学专门家 , 无不毕集 , 几于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 。 ”此话大致不谬 , 当时 , 著名的数学家李善兰 , 科学家华蘅芳、徐寿 , 著名学问家俞樾、吴汝纶、钱吉泰、王闿运等都曾经加入曾国藩幕府 。
后来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 , 又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 , 也非常重视招揽人才 , 曾国藩的一些幕客又纷纷转入李鸿章门下 。 这都说明 , 著名学者、名流是总督们聘请的主要对象 。
2、一些丁忧、致仕或失意的官员 。
按清朝规制 , 现任官员祖父母、父母死 , 需离职回籍守孝三年 , 称为丁忧 。 官员丁忧期间不得做官 , 但可以去充当幕客 。 如著名思想家魏源在任东台知县时 , 因母亲亡故回籍守制 , 此间他先后加入江苏巡抚李星沅和继任两江总督陆建瀛的幕府 。

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本文插图

又如曾任布政使的梁鼎芬 , 在中法战争期间弹劾李鸿章 , 被清廷降五级调用 。 官场的挫折使他弃官入幕 , 被两广总督张之洞邀请到广州主持广雅书院 , 后他又跟随张之洞到湖广总督衙门 , 长期担任张的幕僚 。
3、一些新中举的举人、进士或翰林 , 或未补缺的京官 。
这些人在没有授予正式官职之前 , 是允许请假暂入幕府的 。 如林则徐20岁时参加乡试中举后 , 即被福建巡抚张师诚聘入幕府 。 李鸿章中进士后授编修以后又出京 , 先后入安徽巡抚福济和曾国藩幕府 。 事实证明 , 幕府中大有人才在 , 入幕也是培植造就官吏的重要渠道 。
4、一些专学刑名、钱谷的师爷 , 俗称“绍兴师爷” 。
这些人经过系统的学习 , 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 是地方官幕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 此外 , 幕主的一些亲属、门生故旧也往往受聘于幕中 。

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本文插图
幕主与幕僚的关系以及工作职责

幕客不纳入国家的行政系统 。 幕客的受聘、辞退、工作安排和酬金的多寡都没有统一的规定 , 完全由幕主决定 。 幕主与幕客的关系 , 不是上下级隶属关系 , 而是平等的友朋宾主关系 。 幕主一般称幕客为“西宾”、“西席”;幕客称幕主为“东家”、“东翁”等 。
幕客入幕称为到馆 , 辞幕离去称为辞馆 , 幕客不遂心意 , 便可拂袖而去 , 如李鸿章早年在曾国藩幕府中时 , 因不同意曾国藩弹劾李元度 , 便辞馆而去 。 一年多以后 , 李鸿章又重新加入曾国藩幕府 。 幕客辞馆而去在清代是常态 , 鲁迅先生说过 , “绍兴师爷箱子里总是放着回家的盘缠 。 ”
幕主一般对慕客较为尊重 , 视为朋友和知己 , 平时礼貌周到 , 相见时相对长揖 。 曾国藩对重要幕僚就十分尊重 , 常常与他们对弈 , 每天早晨要陪幕僚一起吃饭 , 幕僚没到齐他绝对不动筷子 , 直到让人请来后再一起用餐 。
但必须指出 , 到了晚清 , 幕主与幕僚的关系除了相辅相成之外 , 实际上已经逐渐走向了主从关系 。 如曾国藩的一些幕僚入幕后 , 出自对幕主的崇拜 , 拜他为师 , 改变称呼 , 吴汝纶、赵烈文等人就是如此 。 他们接受曾国藩的培养 , 也听命于曾国藩 。

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本文插图

慕客工作酬金称为“束修”、“岁修”或“馆谷” 。 酬金的多寡和发放时间由幕主决定 。 此项经费开支不列入政府行政支出 , 而是由总督自掏腰包 。 幕客的酬金无定数 , 大多因人而异 , 但一般都足够养家活口 。
早在乾隆年间就有“游幕之士 , 月修或至数十金”的记载 。 所以 , 总督支付幕友的酬金是一笔颇大的开销 , 有时也会出现不敷支出的现象 。 不过 , 清代地方官一般都有“平余”、“加耗”、“陋规”等收入 , 加之总督职权重大 , 供养幕客还是不成问题的 。
慕客的酬金既然不由政府开支 , 他们便不属于政府官员 。 幕客虽非正式官员 , 但有真才实学或成绩突出者 , 可由幕主分派或保荐 , 参加科学文化活动或出幕担任实缺官员 。 以曾国藩幕府而言 , 官至三品者达47人 , 位至总督巡抚者33人 , 其中还有大学士、军机大臣 。 因此 , 一些文人学士先求入幕 , 然后由幕主保荐做官也不失为科举制度外一种进身之阶 。
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本文插图

慕客的主要工作有刑名、钱谷、奏折、书启、教牍、征比等项 , 由幕主视其专长分而任之 。 掌刑名必须谙通律令 , 掌钱谷必须精通会计 , 故此两项工作多由专业师爷担任 。

起草奏章、批答文件则由亲信幕友办理 。 如薛福成入曾国藩幕后 , 深得倚信 , 替曾国藩起草了不少奏折 。 此外 , 主讲书院、评阅书院考试卷、编撰书籍、办报印书等工作也常由幕友办理 。
晚清时期幕府制发生的变化 自道光、咸丰以后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世界潮流的发展 , 幕府制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
首先 , 随着地方督抚势力的膨胀和各种行政事务的增加 , 总督幕府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展 , 人数也逐渐增加 。 鸦片战争以后 , 清朝闭关自守的大门被强行打开 , 对外通商、交涉、海防等事务增多 , 继而太平天国起义爆发 , 筹办军务、捐输、厘金、粮台、盐务、制造等项均急需人才 , 于是帮办上述事务也成为幕府的工作范围 。
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本文插图

洋务运动以后 , 又需要一批西洋人才 , 于是精通时务、洋务、外交、懂西学、会技艺的人才也纷纷入幕 , 使幕府人数相应增加 。 容闳谈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的幕府情形时指出 , 当时 , 全国各处军官聚于曾国藩门下的“不下二百人 , 总督幕府中亦有百人左右” 。 这里幕府的“不下二百人” , 是指参加军幕、从事征战者;总督幕府的“百人左右”是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工作的各种幕僚 。

其次 , 自咸、同以后 , 幕主与慕客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 原先 , 幕主与幕客之间是平等的 , 慕客大多起参谋策划作用 , 较少担负实际的工作 。 咸丰军兴以后 , 有的慕客直接参加领兵作战、管理营务、筹款、征税及办理外交工作 , 有了具体的职务以及等级差别 , 自然也有了上下级关系和奖惩制度 。
此外 , 咸同以后 , 亲朋故旧、子弟门生加入幕府有所增加 , 私谊的情分掺杂着封建的宗法关系 , 使主客间的关系微妙地滑向了主从关系 。 这种主从关系互相依存 , 幕主则利用职权保举提携幕客 , 帮助他们升官发财 。
再次 , 由于幕府人数的增加 , 仅靠幕主的合法收入往往不敷支出慕客的酬金 。 幕主便将慕客的身份由原来的编制外转为编制内 , 新设一些总办、会办、帮办之类的职名 , 这样一来 , 总督与他们之间关系便成了名副其实的上下级关系 , 他们的酬金自然也转为了俸禄 , 由朝廷支付 。
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本文插图

到了晚清后 , 原先的幕府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随着清末政治制度的近代化改革 , 幕府制也逐渐走向了消亡 , 并在大清灭亡后宣告退出了历史舞台 。
【来源:左都御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清朝|以总督衙门为例简述清代的幕府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