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茶韵|古画里的茶生活

神州茶韵|古画里的茶生活

文章图片

神州茶韵|古画里的茶生活

文章图片

神州茶韵|古画里的茶生活

文章图片

神州茶韵|古画里的茶生活

文章图片



《萧翼赚兰亭图》背后的故事
知识拓展:
“赚”:有获得之意 , 也有诳骗一解 。
故事· 看点
该故事讲的是一个非君子之道获取宝物的画作题材型故事 。
据说梁元帝的曾孙萧翼多才多艺 , 有权谋 , 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监察御史 。 他奉皇帝之命 , 到永兴寺“智取”辩才和尚手中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 。
为什么太宗皇帝自己要不来真迹呢?因为辩才和尚否认自己拥有《兰亭序》 。

唐 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 局部
如何“智取”?
步骤一:乔装成蚕茧商人 , 带着王羲之父子的杂帖到永兴寺 , 谎称偶然路过 , 顺势留宿寺中 。
【神州茶韵|古画里的茶生活】步骤二:攀交情 , 与辩才和尚交往数月 , 被辩才引为知己 。
步骤三:谈及王羲之书法 , 说自己有极佳的帖子 , 辩才不以为然 , 取出《兰亭序》给萧翼欣赏 。
步骤四:萧翼牢记字帖藏在哪里 , 第二天带着地方官到寺中取得《兰亭序》真迹 。

如今 , 现存的两幅《萧翼赚兰亭图》应为宋代摹本 。 画中左下角有一老仆蹲坐于风炉前 , 持箸向炉 , 炉火正红;一侍童手捧盏托茶盏 , 小心翼翼地等待分茶 。 旁边放着茶盏、茶罐等茶具 。

对于1400多年后的我们而言 , 这幅画除了讲了一个老和尚痛失宝物的故事 , 还让我们看到了唐代僧人以茶待客、饮茶论道的场景 。
辽墓壁画中的茶故事

辽墓壁画(1)
点茶习俗在北宋风行一时 , 与北宋存在几乎相始终的辽代也深受影响 。
20世纪70年代 , 张家口市宣化的下八里辽壁画墓群中多幅反映不同茶事场面的壁画 , 包括点茶图、煮汤图、妇人饮茶听曲的娱乐场面图、向饮茶者进茶场面图和茶作坊中碾茶煮点、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图等等 。 反映了在辽代 , 尤其是燕云十六州地区人们饮茶环节中的方方面面 , 逸趣横生 。

辽墓壁画《童嬉图》
如上方的张文藻墓壁画《童嬉图》 , 也称“茶房图” 。 壁画长170厘米 , 宽145厘米 , 画面上有八个人物和许多茶具 。 壁画左前有船形茶碾一只 , 茶碾后有一个里红外黑的漆盘 , 盘内置曲柄锯子、毛刷和茶盒 。 盘的后方有一莲花座风炉 , 炉上置一汤瓶 , 炉前地上有一扇 。

辽墓壁画(右)
壁画右有四人 , 一老妪站在着契丹装跪在地上男仆肩上正从悬挂于高处的篮子中取出桃子 , 一老妇用围兜承接桃子 , 主妇手里拿着桃子 。 主妇身前的红色方桌上置茶盏、酒坛、酒碗等物 , 身后方桌上是文房四宝 。 画左侧有一茶具柜 , 四小童藏于书案和框函之后 , 机警地偷看大人取桃子 。 另有黑白花狗一只 , 向茶具与桃子散发出的香味处奔去 。 这是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情趣的场景 , 同时也说明主人在饮茶时 , 还有进果点的习俗 。

河北宣化下八里村辽墓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 请留言告知删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