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我国辣椒起源山东,来自朝鲜半岛:我国辣椒起源与早期传播考
_原题是:我国辣椒起源山东 , 来自朝鲜半岛:我国辣椒起源与早期传播考
我国辣椒的最早记载不是明代浙江人高濂《遵生八笺》 , 而是山东人王象晋《群芳谱》 , 我国地方志最早的辣椒记载也见于山东 。 我国辣椒不始于浙江 , 而始于山东 , 来自与山东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 , 传入时间在明万历后期 。
山东人最初称辣椒为“秦椒” , 后来浙江人称辣椒为“辣茄” , 辣椒属茄科植物 , 浙人命名更为科学 。 秦椒本为花椒的一种,在东部沿海以山东分布最盛 。 在我国 , 作为茄科草本植物的辣椒最终以木本之“椒”命名 , 与辣椒最初落脚在传统秦椒分布较盛的山东有关 。
入清后辣椒由山东向北、向西持续传播 , 在北方形成统一的分布区 。 其中以河北、山东、辽宁等地传播早、分布密、食用盛 , 早在湖南、贵州、四川、重庆之前 , 就形成了一个相对鲜明的喜食区 。
南方的辣椒来自东南海路 , 由浙东发轫西传 。 湖南的辣椒来自广东沿海 , 最初多称“海椒” , 以湘西为中心南入贵州、云南 , 西进重庆、四川 , 火辣盛传 。 四川盆地的辣椒兼得南北两路的来源 , 秦椒、海椒并称 , 标志着从东部沿海南、北两路西传在内陆腹地终极汇流 , 促进了川菜嗜辣风习的形成 。
我国辣椒由美洲新大陆作物传来 , 对传入我国的时间以及在我国的传播过程已有不少学者参与讨论 。 就笔者所见 , 近20年蓝勇、蒋慕东、王思明、丁晓蕾、胡乂尹、侯官响、郑南、俞为洁、刘夙等学者发表了不少可贵的论述 。 2018-2019年间 , 笔者因偶然机缘接触这一问题 , 产生一些疑惑 , 着力就我国辣椒起源、传入途径以及早期传播状况深入考索和梳理 , 全局和细节都获得不少新的认识 , 不揣浅陋 , 一一奉述如次 , 就教于诸方家并广大有兴趣的朋友 。
我国最早的辣椒记载不是《遵生八笺》而是《群芳谱》
今人论述我国辣椒的起源 , 多举明人高濂《遵生八笺》卷16“番椒”:“番椒 , 丛生 , 白花 。 子俨秃笔头 , 味辣 , 色红 , 甚可观 。 子种 。 ”(见图1)该书卷首高濂自序及屠隆序写作时间均署万历十九年(1591) 。 论者一致推为我国文献记载辣椒之始 , 并相应形成我国辣椒最初由浙江沿海传入的说法 ,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
文章图片
图 1 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所收弦雪居翻刻本高濂《遵生八笺》电子版书影 。 该本卷16在“山茶花六种”条后有“番椒”条 。 今人引用多据这一内容 , 认作我国辣椒的最早记载 , 称时间在万历十九年(1591) , 这一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
《遵生八笺》有两个版本系统:一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序刻本 , 为初刻本 , 通称雅尚斋本(见图2) 。 雅尚斋为高濂别号 , 是高濂实际所撰内容 。 二是弦雪居重订翻刻本(见图1) , 出于明末崇祯(1628-1644)年间 。 两种版本正文内容有所不同 , “番椒”条内容见于弦雪居本 , 而不见于雅尚斋本 , 是弦雪居本删去雅尚斋本部分文字后增补而成 。 今论者引用《遵生八笺》“番椒”资料 , 所见都只是弦雪居本 , 未察两者版本之异 , 将时间视为万历十九年 , 导致相关判断和论述错误 。
文章图片
图 2 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所收雅尚斋本高濂《遵生八笺》电子版书影 。 该本才是万历十九年(1591)初刻本 , 卷16“山茶花六种”条后却没有“番椒”条 , 全书也未见类似内容 。 弦雪居本的“番椒”内容是就这里的“山茶花六种”条删去两行后补进的 。
我国文献最早的辣椒信息应是王象晋《群芳谱》蔬谱卷1的记载:“番椒 , 亦名秦椒 。 白花 , 子如秃笔头 , 色红鲜可观 , 味甚辣 。 子种 。 ”(见图3)《群芳谱》王象晋自跋署天启元年(1621) , 编写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至天启元年间 , 作者丁母忧继而被贬居故乡新城(今山东桓台)时 。 崇祯二年(1629) , 王象晋起复 , 以参政督苏松常镇粮储 , 驻节江苏常熟 , 将该书交由江苏常熟毛氏汲古阁刻印 。 这才是明人著作中最早的番椒(辣椒)记载 。 内容极为简洁 , 包括别名、花色、果实形状颜色口味以及种植方法等关键要素 , 除别名属于山东地方说法外 , 以今日科学知识衡量 , 其他无一不确 。
文章图片
图 3 王象晋天启元年(1621)跋本《群芳谱》蔬谱卷1书影 。 其中“番椒”内容准确无误 , 是我国文献最早且可靠的辣椒记载 。 弦雪居本《遵生八笺》时间在后 , 抄录这段“番椒”内容而妄加删改 , 就有了辣椒“丛生”的错误说法 。
比较弦雪居本与《群芳谱》的“番椒”内容 , 是弦本抄辑《群芳谱》的内容 , 删去“亦名秦椒”四字 , 替之以“丛生”二字 。 “亦名秦椒”属于山东地方名称 , 而非当时吴人所知 , 因而被直接删去 。 而替换的“丛生”二字 , 则明显错误 。 辣椒是草本植物 , 无论在浙江还是山东都只是一年生 , 基部不丛生 。 究其原因 , 东晋郭璞《尔雅注》称“椒树丛生” , 成了后世关于木本椒类植物的基本知识 , 弦雪居本增补者应是因椒之名添加“丛生”二字 , 竟不知与辣椒生长状况不合 。 这些增删变化充分暴露了增补翻刻者对王象晋所说“番椒”基本无知 , 是抄录《群芳谱》而妄加改易 。
辣椒在山东的起源与北方的传播
我们认定王象晋《群芳谱》所载“番椒”是我国最早的辣椒信息 , 同时山东地方志恰好有相应的佐证 。 王象晋是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 , 我国方志最早的辣椒记载也出现在山东 , 时间同在明末 。 崇祯十三年(1640)《历城县志》在蔬类记载“秦椒” , 正是《群芳谱》记载的番椒别名 。 入清后 , 康熙十二年(1673)《齐河县志》、乾隆元年(1736)《(雍正)山东通志》、乾隆二十四年(1759)《(乾隆)青城县志》、《(乾隆)沂州府志》等山东地方志相继记载秦椒 , 而且都属蔬菜性质 。 可见从王象晋写作《群芳谱》的天启元年(1621)到清康熙(1662-1722)、乾隆(1736-1795)间 , 在今山东核心地区 , 主要是桓城、济南一线 , 俗名秦椒的辣椒已逐步形成分布规模 , 山东可以说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 , 并有持续发展迹象的辣椒分布区(图4) 。
文章图片
【起源|我国辣椒起源山东,来自朝鲜半岛:我国辣椒起源与早期传播考】图4 山东东营广饶大王镇特产“大王秦椒” 。 这里是《群芳谱》作者王象晋故乡新城(今山东桓台)的东邻 。 秦椒即辣椒 , 山东乃至整个北方地区古代大多通称辣椒为“秦椒” 。
秦椒这一名称不仅流行于山东 , 在华北、西北乃至东北地区都较通行 。 以山东为起点 , 称作秦椒的辣椒在淮河、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向北、向西渐次传播 。 康熙十一年(1672)河北阜城(《重修阜志》卷1)、康熙十六年(1677)辽宁铁岭(《铁岭县志》卷4)、康熙四十三年(1704)天津蓟县(《蓟州志》)、康熙六十一年(1722)北京顺义(《顺义县志》卷2)、乾隆二年(1737)甘肃酒泉(《重修肃州新志》物产)、乾隆十年(1745)河南洛阳(《洛阳县志》卷1)、嘉庆十五年(1810)黑龙江(《黑龙江外记》卷8)均以秦椒之名为各省区方志辣椒记载之始 。
地方志信息还显示 , 从山东到河北、京津地区再到辽宁的环渤海数省市 , 以华北平原为核心 , 山东、辽宁为两翼 , 早在康熙、乾隆时期就已经形成一个辣椒的密集分布区 , 记载时间早 , 分布密度大 , 也有其他材料证明这一带民风喜食辣椒 , 时间要远在湖南、贵州、四川、重庆诸省区嗜辣民风形成之前 。
辣椒在南方的传播
南方的辣椒从浙江发轫 , 最早的记载见于康熙十年(1671)浙东绍兴《山阴县志》:“辣茄:红色 , 状如菱 , 可以代椒 。 ”这一名称及相应的形状描述与《群芳谱》所说“番椒”明显不同 , 表明这里的辣椒与山东的秦椒、番椒联系无多 , 应是相对独立的源头 , 有着不同的海外来源 。 乾隆早期 , 清人六十七的《台湾采风图考》记载台湾辣椒来自荷兰与咬巴(印尼马加达) 。 整个华东地区的方志记载出现较早却相对稀少、分散 , 有着大致统一的区域特征 。
中南、西南地区的辣椒记载稍晚于浙江 , 是继华东之后又一相对独立的传播区 , 以湖南、贵州、四川、重庆为中心 , 兼收南北来源 , 深得社会助力 , 辣椒得以大肆传播 , 构成了我国辣椒传播史的盛大景观 。
广东方志的辣椒记载始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阳春县志》 , 时间晚于浙江 。 此后乾隆间梅州丰顺、江门恩平、惠州惠阳、道光间江门开平等沿海地区相继记载辣椒 , 而同时内陆粤中、粤北未见记载 , 因此广东辣椒应来自海上 。
湖南在内地 , 而方志记载辣椒之早之密令人称奇 。 康熙二十三年(1684)今湘西邵阳市所辖《宝庆府志》《邵阳县志》府县两级志同时在“蔬之属”中记载辣椒 , 称作“海椒” 。 乾隆以来在湘西一线 , 先后有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泸溪、湘西土家族自治州花垣、怀化溆浦、怀化市北部清辰州府 , 嘉庆间怀化市通道、张家界慈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张家界市 , 道光间怀化辰溪、邵阳新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等地相继记载辣椒 。 这里都是湘西山区和沅水、资水上游河谷丘陵山区 , 所说名称主要是海椒 。 这里的辣椒应就近来自广东沿海 。 以湘西南部为中心 , 辣椒首先在南部向贵州、广西、云南火辣盛传 。 湖北、重庆、四川三省区居于我国中部核心地区 , 远离沿海源头 , 同时又都地跨长江南北 , 在辣椒自东向西传播过程中 , 有着南北两路在此交集传播的迹象 。 由于整体上受湖南、贵州等地影响更大些 , 最终形成的嗜辣风气也与湖南、贵州等核心区完全连成一片 , 因而与之合为统一的大区 。
重庆的辣椒记载最早见于乾隆二年(1737)重庆《璧山县志》 , 称“秦椒” 。 四川最早见于乾隆十四年(1749)《大邑县志》 , 称“秦椒 , 又名海椒” 。 从名称上说 , 两志记载的“秦椒”与“海椒” , 在整个四川盆地有一定的代表性、象征性 。 乾隆前期 , 今眉山市彭山、丹棱、青神、宜宾市珙县相继记载秦椒 。 嘉庆间 , 今成都市金堂、德阳市广汉、眉山市洪雅、成都 , 道光间资阳市安岳、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州、成都市新都、重庆市城口等县志则相继记载海椒 。 从时间上说 , 秦椒记载偏早 , 海椒记载稍后 。 从地域上说 , 秦椒记载主要集中在今成都、眉山市一线 , 海椒则相对分散一些 。 这些情况表明 , 四川盆地的辣椒应首先接纳以秦椒为标志的北方传播系统 。 随着康熙中叶以来持续“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 , 南方系统湖南、贵州的影响也不断显现扩散 。 正是四川盆地由秦椒而海椒的逐步展开 , 表明我国明末清初以来辣椒南北两路不同的西进传播在内陆腹地有了一个终极汇集 , 丰富了川菜的辛辣资源 , 促进了川菜嗜辣风习的形成 , 同时也标志着辣椒由东向西传播主体过程的大致完成 。
上述由山东开始的北方、由浙江开始的华东以及由广东湖南开始的中南西南三大传播区不仅是三条各自相对独立的传播途径和分布区域 , 而且与当今蓝勇先生所说我国饮食辛辣口味三大分区大致对应 。 这种古今分布的基本对应充分表明辣椒进入我国最初200多年的传播发展至关重要 , 奠定了晚清以来我国辣椒分布及其食用风习的区域格局 。
我国辣椒的来源
关于我国辣椒的来源 , 有一个前提争议 , 即我国辣椒是本土原有还是外来物种?我国地大物博 , 农耕文明历史悠久 , 成就辉煌 。 笔者坚信 , 如果辣椒原产我国 , 那么我国文献的记载决不会等到明朝 。
我国农书和方志最早的辣椒记载都见于山东 , 紧随其后即康熙中叶以前的类似信息出现在其两翼 , 北边是京津冀至辽宁中部及营口一线 , 南边是浙江、江苏沿海一线 。 这种情形最大的可能是 , 辣椒来源于海东的朝鲜半岛或日本(见图5) 。 日人称其辣椒来自葡萄牙 , 公元1614年朝鲜李睟光《芝峰类说》已有更明确的辣椒记载 , 称辣椒为“南蛮椒” , 所谓“南蛮”正是明人记载南瓜时所说“南番” , 所指也是葡萄牙 。 从时间上说 , 日本所传辣椒出现的时间早于朝鲜半岛 , 朝鲜半岛的辣椒记载又早于我国《群芳谱》十年 。 我国山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 距离较近 。 明万历中后期中朝宗藩关系十分亲善 , 而对倭患则一直积极抵御 。 我国辣椒既然始于山东 , 其来源也应以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为主 , 传来方式应是海上 , 即民间商船、渔船的往来 。 当然也有非人为因素传入的可能 , 鸟儿特别喜食辣椒 , 而且鸟儿食用过的辣椒种子发芽更好 , 因而由海鸟跨海传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
文章图片
图5 [日]酒井伸雄《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中译本)第125页所载1605年辣椒图 , 与我国明人《群芳谱》最早记载的“秃笔头”形状完全一致 。
《群芳谱》所说“秦椒”这个最早的辣椒名称也值得注意 。 “秦椒”应是山东当地民间俗称 , 较“番椒”更为原始 。 秦椒本是传统花椒的一种 , 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和宋人《本草图经》都称“秦椒生泰山山谷及秦岭或琅玡上” , 三个产地中泰山、琅玡山都在山东 , 可见中古以来山东的秦椒分布较为广泛 。 山东秦椒盛名在先 , 民间最初接触辣椒 , 见其辛味如秦椒 , 遂附名称之 , 渐成流俗 。 这与英语pepper一词本指胡椒 , 后又用以称呼新大陆传来的辣椒一样 。 在我国 , 辣椒这样的茄科草本植物以木本之“椒”命名 , 远不如入清后浙江人所说“辣茄”来得科学 , 本就有几份与生俱来的误会 , 揣度其情景应与辣椒最初落脚在山东这一东部沿海传统秦椒盛产地有关 。
南方的辣椒记载从开始就多少有些异样 , 品种或有另外的来源 。 康熙十年(1671)浙江《山阴县志》记载“辣茄 , 红色 , 状如菱” , 康熙二十五年(1686)《杭州府志》称“细长 , 色纯丹 , 可为盆几之玩者 , 名辣茄” , 所谓形状细长 , 与后世所说羊角、牛角品种近似 , 都与王象晋《群芳谱》明显不同 。 乾隆(1736-1795)以来 , 江南南部地区即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广东、湖南、四川一线陆续有更多明确不同的品种记载 。 这些品种都首先出现在东南、华南沿海以及紧邻的江西 , 然后逐步内传 。
文章图片
图6 印度尼西亚乡村种植的辣椒(印尼Venny Caroline提供)
因此 , 我国辣椒的早期传入过程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 明代后期至清初是第一阶段 , 主要应由朝鲜半岛海上传入 , 品种以《群芳谱》所说“秃笔头”形秦椒为主(见图5) , 主要在北方地区逐步向西传播 。 康熙以来尤其是乾隆以来是第二阶段 , 菱形、牛角、羊角、鸡心、佛手、黄椒等不少新品种在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等东南、华南沿海地区陆续出现 , 主要在南方地区逐步自东向西传种 , 其来源则应以葡萄牙、荷兰等西方远洋殖民者及其东南亚殖民地为主(参见图6) 。
(原题《我国辣椒起源与早期传播考》 , 载《阅江学刊》2020年第3期 。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台风|今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生成 或将明天登陆我国广东沿海
- 科学探索|揭秘星际物种起源:多个行星孵化器组成“生命之树”
- 师范毕业生|我国将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
- 今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生成 或将明天登陆我国广东沿海
- 台风|三大台风胚胎共舞!海高斯将生成,如今我国22个70毫米以上暴雨点
- 我国“最大”的火车站,也是亚洲第一大火车站,却并不在北京
- 芯片|全面解读我国在基础关键领域与国外的差距
- 桐油在抗战时几乎由我国垄断,我国甚至以其为抵押进行借款
- 2020年Q2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猛增,我国今年新增超20万家电脑相关企业,4月最多
- 6200万次攻击!美黑客对我国实施有组织网络间谍活动,将进行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