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年薪201万的华为“天才少年”,根本不是天才( 四 )


最后厚厚的生物专业课书和习题册 , 里面的知识点 , 她几乎都能背下来了 。
复习时 , 她从没觉得辛苦 , 每一天都很充实 。
她过了笔试 , 但可惜复试被刷了 , 至今她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
那是她最难过的时候 , 那一天她坐在西南大学的校园里 , 觉得无比孤独 。 自己付出了那么多 , 却没能考上 。
后来 , 院长给她推荐了河南师范大学的一个导师 , 导师也表示想要她 , 她就去了 。
那时 , 她也没有别的选择 , 既来之 , 则安之 。
就这样 , 姐姐从郑州到了重庆 , 妹妹从洛阳到了新乡 , 他们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 。
后来 , 在西南大学的姐姐 , 朋友们要考公务员 , 她觉得自己闲着也是闲着 , 就跟着考了 。
巧的是 , 朋友告诉她 , 那一年 , 北京第一次招收外地生源 , 一直向往来北京工作的她 , 就报了北京的公务员 。
她一路过关斩将 , 过了京考 , 并拿了北京某区所报岗位的笔试第一名 。
但很可惜面试没过 , 后来她又补录到了北京的另一个区 。 她报的那个岗位 , 只招一个人 。
2019年 , 她正式到北京工作 。
妹妹没有姐姐这么顺利 , 但考研受挫的她 , 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 。
她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 , 晚上10点多回去 , 养她实验需要用的生物、做实验...除了周六日抽出半天时间休息洗衣服外 , 几乎都在实验室待着 。
靠着这样日复一日的练习 , 她熟练地掌握了实验技术 , 还和导师一起发了SCI 。
导师建议她考博 , 考研失利带给了她很大挫折 , 再加上自己本科研究生的学校都不太好 , 考博她其实不是很有信心 , 但觉得试试吧 。
于是 , 她给国内很多985、211大学和研究所的导师发了邮件 。
她没想到的是 , 很多导师都回复了 。
最后 , 导师建议她选中科院 , 报名、笔试、面试 , 报录比2:1 , 她竟然一路过关斩将进去了 。
没错 , 就是今年 , 9月份 , 她将到中科院读博 。
我问她 , 你觉得自己的竞争力是什么 , 她说:我觉得自己没啥竞争力 , 也没想着跟他们争 。
至今 , 她也不知道导师看重她哪点了 。
但我想 , 这7年的努力 , 她早已补足了高考的缺憾 , 搭建了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
博士毕业后要干嘛 , 她也不确定 , 她说也许进高校 , 喜欢校园的氛围 。
但毫无疑问 , 她已经有了很多选择的机会 , 像姐姐一样留在北京 , 又或者是去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 , 都可以实现 。
从国家级贫困县的小镇女孩 , 到河南的两所二本学校 , 再到北京的公务员和中科院的博士 , 这7年 , 她们已经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
往后 , 世界再怎么风云变幻 , 她们的人生都不会太差 。
我也曾觉得 , 是不是她们本来就天才 , 只是高考发挥失常了 。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妹妹 , 她说:我觉得我没发挥失常 , 我就是那水平 , 我甚至觉得超常发挥了 。
姐姐也差不多一样 , 其实她高中的排名还可以 , 但这个小县城的高中 , 本来文科的整体水平就不好 , 也上不了太好的学校 。
他们所做的只是全心全意朝着目标努力 。
我把张霁的事例分别抛给了她们 , 她们俩的观点竟然出奇的一致:所谓的天才少年 , 并不一定是一出生就被定义为天才了 , 而是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天才 。
姐姐
妹妹
说实话 , 我觉得“天才少年”这个项目名字取得很不好 , 因为它给无数日日夜夜坚持和努力得到的结果 , 加上了一层光芒四射的滤镜 , 变得让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 。
它容易让人们忽略那些努力的重要性 。
但其实 , 哪有那么玄乎 。 这世界上99.9%的人远没有到拼智商的时候 , 有的不过是努力、坚持然后得到 。
于是 , 有人它叫大器晚成 , 有人叫它天才 , 我更喜欢称其为逆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