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侨港:昔日荒滩地,今朝繁华镇

广西侨港:昔日荒滩地 , 今朝繁华镇
在当地颇有名望的“周叔” , 42年前 , 有一段特殊的归国经历 。
周叔叫周胜林 , 今年73岁 , 是广西北海侨港镇人 , 住在自己盖的四层小洋楼 , 离“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不足5公里 。
1937年 , 广西北海燃起战火 , 周家人摇着小木船穿越北部湾 , 漂流至越南吉婆岛避难 。 10年后 , 周胜林在吉婆岛出生 , 全家人靠打渔为生 。 然而 , 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 。
海上漂来的部落
1978年4月 , 31岁的周胜林和兄弟姐妹被迫携家眷离开越南 。 25口人 , 挤进两艘5-6米长的小艇 , 经下龙湾往北 , 目标是回到广西北海 。 四个壮男丁白天轮流划船 , 晚上休息 。
“因我家世代都是渔民 , 加上从水路摇小艇是从下龙湾摇到祖国广西北海的 , 下龙湾石山很多 , 有风但是无浪 。 我们白天摇艇 , 晚上就找能够躲避风雨的石山停下来休息 。 ”周胜林说 , 漂泊15天后 , 一家人终于安全抵达北海的地角镇 。
彼时 , 当地政府建了一批连排的临时棚屋 。 用竹子做屋架 , 屋顶铺油毛毡 , 每间棚屋宽约4米、深约5米 , 周胜林和家人在棚中暂时安顿 。 当时 , 有人劝周胜林去别的国家 , 周胜林不为所动 , “经历过两次战火 , 不想再漂泊了 , 还是祖国安全” 。
“摇着小艇漂过去又摇着小艇漂回来” , 时隔41年后 , 周家人认祖归根 。 “祖国接纳我们 , 给临时的房子我们住 。 回到祖国就开心了 。 ”谈及今昔 , 周胜林展开笑颜 。 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 , 让他更坚定了留在祖国求生存谋发展的信念 。
为妥善安置7000多名同周胜林一样的归侨 , 1979年6月2日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划出面积1.1平方公里的荒滩 , 批准成立北海华侨渔业公社(后更名为“侨港镇”) , 让侨民可以靠海而居 。 对这样的安排 , 周胜林心怀感激 , “渔民以打渔为生 , 把我们放到企业或是农场 , 我们可能不会干活儿” 。 用一个建制镇来安置难民的做法也在世界难民史上开创了先河 。 有人称 , 侨港是“海上漂来的部落” 。
富裕的滨海小镇
1981年 , 侨港镇兴建了55栋1090套房子用于安顿归侨 , 周胜林一家五口住进了60㎡的两室一厅 。 住进新房子 , 开始新生活 , 周胜林开始在侨港镇扎下根 , 安心从事渔业生产 。 “祖国安置我们 , 我们一定要好好干 。 ”周胜林说 , 归侨侨眷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活 , 许下“排除万难 , 自力更生 , 建设美好家园”的誓言 。
探索新渔场 , 开拓深海域 , 周胜林和归来的侨民们一道 , 用辛勤汗水浇灌出致富花 。 1984年 , 北海市侨港镇富华捕虾大队成立 , 1990改制为公司 , “有号召力、有文化、有威望”的周胜林担任公司第一届副经理 , 1994年成为正经理 , 一心发展渔业生产改善生活 , 周胜林干到2009年正式退休 。
最初几百艘逃难用的破旧小船如今已化作几千艘大艇 , 在码头扬起的风帆向着无垠大海 , 迎着广阔蓝天 , 无声昭示着——侨港人以感恩的心和坚强的毅力 , 用神话般的速度将昔日荒凉滩涂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滨海新镇 。
如今 , 侨港的传统近海捕捞向远洋迈进 , 渔业年总产量10多万吨 , 总产值近20亿元 。 这里建成了侨港半岛水产品加工区 , 从建镇初期2家小型企业发展到20多家企业 , 形成了“产、工、供、销”为一体的海产中心 。 侨港已成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全国的渔业重镇 , 以旅游、商贸和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 滨海风光、疍家特色、越南风情、海鲜美食吸引着八方游客 , 年接待游客350多万人次 。 2019年 , 社会生产总值20多亿元 , 农(渔)民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 。
昔日荒凉滩 , 今朝繁华镇 。 闻名全国的侨港风情街是北海人的“深夜食堂” , 也是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 40多年来 , 侨港人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扬帆起航 。
回首前路七十余载 , 周胜林深情满怀 。 1987年 , 周胜林自筹资金建好楼房后 , 父亲有感而作诗 。 采访结束 , 周胜林用白话深情吟诵了父亲的那首诗:“旅居安南几十秋 , 被赶归来今白头 。 吉岛风光云锁闭 , 龙湾景色雨飘流 。 昔日茅棚丢它处 , 如今楼堂已自筹 。 回首前尘萌百感 , 槡梓近景乐悠悠 。 ”
【|广西侨港:昔日荒滩地 , 今朝繁华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