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香港医疗工作者:有香港人认为内地医疗水平差,这是很大的误解
【香港|香港医疗工作者:有香港人认为内地医疗水平差,这是很大的误解】写下这封信的时候 ,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刚刚宣布会为香港进行免费的全民病毒检测 。 作为一名香港市民、医疗工作者 , 我的内心十分激动 。 因为我相信 , 疫情受到控制就在不远的前方 。
我从医29年 , 毕业后就在香港一家医院的精神科工作 。 2012年 , 有广东江门的医生来到我们科室交流 ,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 , 大家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 后来他们又邀请我到他们的医院访问 , 缘分就这样不知不觉开始了 。 接下来的几年间 , 我先后到访过广东、无锡、天津等十几家医院 , 与同行们切磋交流 , 也逐渐加深着对内地的了解 。
文章图片
今天我要说 , 有一些香港人认为内地医疗水平差、不够国际化 , 其实是很大的误解和偏见 。 在我看来 , 内地的医院非常重视科研 , 这几十年来发展得很快 。 我到访的一些医院 , 医生们经常有出国考察的机会 , 可以直接把国外先进的经验带回来 , 在诊断和用药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 。
文章图片
任婉萍在内地医院交流分享今年年初 , 武汉突然暴发了新冠肺炎 , 各省市的医疗团队马上赶赴去支援;“火神山医院”从设计到竣工在短短10天内就完成了;一些医护人员因长时间工作 , 摘下口罩时脸上满是勒痕……我身在香港 , 不断追踪着这些消息 , 心中不由暗暗赞叹 。
然而产生强烈反差的是 , 当香港出现疫情时 , 一些医护人员却不顾病人 , 发起了带有政治色彩的罢工运动 , 甚至质疑内地医护的能力 。 看到他们这样年轻 , 举着标语走上街头 , 我内心真的很痛 。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 , 不是情绪化处理问题的场所 。 我多希望他们能够理性、科学、多方位地思考 , 想一想当初选择做医护行业的初衷是什么?此时此刻是否正有病人等待着他们?
文章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的学生们给任婉萍赠送的心意卡上月初以来 , 香港疫情出现反弹 , 确诊病例不断增加 , 且有四成源头不明 。 我的一些患者因为恐惧加重了病情 , 还有老人因染疫不幸离世 , 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恐慌……当得知国家会派出支援队帮助香港进行核酸检测和建设方舱医院时 , 我既激动又期待 。 他们的到来 , 一定会帮助香港战胜疫情 , 让市民们的生活恢复正轨 。 因为我知道 , 国家医疗队有丰富的经验 , 不止控制住了国内的疫情 , 还曾远赴世界多国协助抗疫 。 话说回来 , 那么多的外国人都不会质疑国家医疗队 , 为何有一些香港人偏偏会这样?
如大家所知道的 , 过去一年多来 , 香港经历了很多混乱 , 当下又面临着严峻的疫情 , 但我始终相信“香港人是打不死的” 。 背靠着强大的祖国 , 正是香港的优势所在 。 无论是金融风暴、非典、“修例风波”还是此次的疫情 , 每当香港遇到困难时 , 国家总是作为“大后方” , 第一时间向香港伸出援手 。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 , 我深知新冠病毒是狡猾的 。 疫情在全球蔓延 , 此时此刻协作抗疫是全人类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 我衷心希望 , 香港早日恢复平静 。 香港和内地在医学领域也多多交流 , 互相取长补短 , 不断研究提升治疗方法 , 让更多患者受益 。 人人都健康快乐 , 不就是我们作为医者最大的心愿么?
——香港医疗工作者任婉萍
(北京联盟_原题为:香江来信|香港全民病毒检测 , 作为医疗工作者我内心十分激动)
推荐阅读
- 日本政府将修改防疫对策 减轻医疗机构负担
- 征收|202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收工作 9月1日正式开始
- 香港新增1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4786例
- 香港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例 累计确诊4786例
- 香港|香港普及社区检测计划29日开始预约 两小时约3万港人预约参与
- 有教会想众筹并在黎智英旗下《苹果日报》登广告,被天主教香港教区叫停
- 行走自贸区|行走自贸区| 走进海南博鳌乐城 细数医疗界的“新鲜宝贝”
- 香港首批近2100名医学人员将于9月1日前完成采样培训
- 香港普及社区检测计划,5小时超过11万人预约登记
- 疫情|深圳“8?14”疫情源头可能来自香港 与进口冷冻食品关联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