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古代读书人如果不参加科举考试,就没有人生前途了吗?
_原题是:古代读书人如果不参加科举考试 , 就没有人生前途了吗?
科举制度的实行 ,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 这使得无数的平民百姓可以通过读书 , 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 而社会上也形成了尊重读书人的文化氛围 。
为了改变自己、改变家族的命运 , 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读书 , 希望取得功名 。 但是 , 对于一些读书人 , 如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 那么他们的人生还会有哪些选择呢?
一、郁郁寡欢 。
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做李贺 , 特别有才华 , 据说在七岁的时候 , 就文名远播 , 这使得当时的文坛盟主韩愈 , 还亲自去拜访他 。 也许他太过耀眼 , 引起了别人的妒忌 , 于是这些人便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李贺踏入仕途 。 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 , 因为“晋肃”和“进士”谐音 , 有些人便说李贺应该遵从避讳 , 不应该参加科举考试 。 无奈的李贺 , 只能把满腔的抱负和不满写进诗文里 , 最后呕心沥血 , 郁郁寡欢 , 二十七岁就早早的去世了 。
文章图片
二、当幕僚 。
学成文武艺 , 货与帝王家 。 读书人参加科举 , 有一方面是希望以后可以实现心中抱负 。 可是 , 如果和皇帝无缘 , 那么成为地方大员的幕僚也是很不错的 。 幕僚 , 一般属于文官 , 负责出谋划策 。 众所周知 , 唐伯虎特别有才华 , 可是自己却稀里糊涂的卷入了一场科举舞弊案 , 最后处理的结果是永远不准参加科举考试 。 这对于读书人来说 , 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 没有了仕途 , 那么一辈子很难翻身 。 所以 , 回到苏州后的唐伯虎受尽白眼 , 他自己也整天借酒浇愁 。 后来 , 他收到了宁王的邀请 , 出任幕僚 , 想想这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 于是唐伯虎欣然赴约 。
明朝还有一位特别著名的幕僚 , 叫做徐渭 。 徐渭也特别的有才华 , 诗、书、画、兵法等样样精通 。 可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人 , 参加科举却屡屡碰壁 。 后来 , 直浙总督胡宗宪仰慕徐渭的才华 , 便邀请他入幕府做书记 。 而徐渭也果然不负众望 , 在抗倭战争中屡屡献计 , 为明朝的抗倭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
历史上 , 还有一位特别著名的幕僚 , 便是李白 。 李白 , 一生是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的 , 凭借自身过硬的才华 , 得到唐玄宗的赏识 。 但是 , 很快又“赐金放还”了 。 后来 , 爆发了“安史之乱” 。 唐玄宗西逃 , 唐肃宗登基 , 而永王粼在南方拥兵自重 。 此时的李白 , 正不得志 。 后来 , 受永王邀请 , 出为幕僚 。 但是 , 很不幸永王粼在当时被看做谋反 , 而李白也受到了牵连 。
文章图片
三、卖字画为生
读书人是不屑于从事体力劳动的 , 而为了谋生 , 他们不得不发挥自己的特长 , 那就是卖字画为生 。 像明朝的唐伯虎 , 虽然被宁王邀请为幕僚 ,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宁王想造反的秘密 。 为了活命 , 他很快的就离开了宁王 。 后来他就在苏州街头卖字画为生 。 其实不仅唐伯虎 , 清朝的扬州八怪也大多靠卖字画为生 。
除了卖字画 , 也有些读书人会给别人写写墓志铭、写信或者写春联赚点钱 。 毕竟 , 古时候的文盲特别多 , 和文化沾边的事情 , 很多都需要找读书人代劳 。 像武则天时期的李邕 , 就通过给别人写墓志铭挣了不少钱 。 但是 , 也会有一些自命清高的文人 , 不屑于从事此工作 。 因为出的起钱的多是富翁 , 但是文化水平一般都不怎么样 , 所以有的文人宁愿穷点 , 也不愿意卑躬屈膝 。
四、教书先生 。
一般比较富裕的家庭 , 都会让孩子读书学习 。 他们会把孩子送进私塾 , 或者直接把老师请到自己家里 , 给自家孩子或者同宗族的孩子上课 。 这些教书先生多是由放弃科举或者还没有取得功名的读书人来担当 。 像《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 , 在还没有考上进士之前就在林府 , 教林黛玉读书 。
虽然 , 教师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 , 但是很多读书人是不屑于此的 。 因为在有些人眼里 , 读书先生可能就是“孩子王” , 会被看不起的 。 郑板桥在其《教馆诗》中写道:“教馆本来是下流 , 傍人门户度春秋 。 半饥半饱清闲客 , 无锁无枷自在囚 , 课少父兄嫌懒惰 , 功多子弟结冤仇 。 ”
五、做医生 。
宋朝的范仲淹有句名言:不为良相 , 便为良医 。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 , 很多都是希望济世救人的 。 而成为医生 , 就可以救死扶伤 。 中国医药类的书籍又种类繁多 , 读书人有一定的文化红底 , 看起来并不是很困难 。 事实上 , 有很多读书人 , 在考科举读书的时候 , 把医药类的一些书籍当做闲书来看 。 而放弃科举立志做一名医生最著名的还是明朝的李时珍了吧 。
文章图片
六、著书立说 。
孔子讲:立德、立言、立功 。 这甚至是读书人一生的追求 。 而参加科举求取功名 , 是实现建功立业的第一步 。 可是 , 也有些人 , 终其一生 , 都很难考上 。 于是 , 他们退而求其次 , 会把自己一生的才学、抱负通过著书立说的形式流传下来 。 像吴承恩著《西游记》 , 蒲松龄著《聊斋志异》等等 。 像元朝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开科举 , 很多读书人无奈只好生活在勾栏附近 , 为演出提供剧本 。
七、商人 。
明朝的时候 , 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出现 。 这时候 , 商业逐渐兴盛起来 , 也会有一些读书人 , 放弃科举 , 而去做商人 。 像著名的徽商 , 就经营文房四宝等产品 , 他们“贾服而儒行” ,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儒商” 。
【人生|古代读书人如果不参加科举考试,就没有人生前途了吗?】学而优则仕 , 对于读书人来说 , 参加科举是最优选择 。 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继续参加科举 , 那么 , 之前所学习的儒家经典也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
推荐阅读
- 9月,走出逆境,迈向辉煌,3个星座人生大红大紫!
- 潜力巨大,人生最不能设限的三大星座,叛逆桀骜,却充满无限可能
- 2020下半年,好运加持,贵人云集,将财业双收,人生精彩的3星座
- 红旗飘飘励志鸡汤|人生不可破的天规(一)
- 安陌醉生|人生在世,谁又能保证一帆风顺?最穷不过讨饭,不死总会出头
- 奋斗的小青年5A|励志人生:学会接受残缺,是人生的成熟
- 佛说:留三分余地,换十足人生
- 人生在世,谁又能保证一帆风顺?最穷不过讨饭,不死总会出头
- 透彻走心的人生感悟句子,句句入心,经典实用
- 考生|英考生控诉“高考”评分体制不公,有考生哭诉:你们毁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