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人士说文史|朱棣人生最后一刻释然,朱棣与朱允炆:几十年的恩怨与梦魇( 二 )
文章图片
朱元璋一意孤行 , 立朱允炆为储君
不过朱元璋就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 , 你非要我立其他儿子当太子 , 我偏偏不遂你意 , 于是在朱元璋力排众议之下 , 朱允炆被立为立太子 , 而满朝文武看着这个幼儿太子 , 也只能无奈的叹息感慨 。
虽然说 , 自古君王之家无真情 , 朱元璋对儿子朱标、孙子朱允炆动了真感情 , 但作为一个君王其实不能够感情用事 , 对于后继之人一定要理智和慎重 , 皇储继承人要选择合适、稳重、具有政治基础的皇子 , 选择朱允炆 , 这不是让藩王们都蠢蠢欲动吗?君王的一意孤行也为子孙后代带来了许多麻烦 。
朱元璋去世 , 朱允炆失去庇护
当君王去世之时 , 朱允炆失去了爷爷的庇护 , 朱允炆一个没有政治经验和政治势力的少年天子 , 刚上台就要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叔叔们分割了大明大部分的军权 , 如何处理藩王问题 , 这是决定大明根基是否稳定的一个重要依据 。
文章图片
不过 , 大臣们对新皇帝更多的是秉承怀疑的态度 , 他们不认为这个新皇帝 , 能够拥有很好的治理手腕和政治经验 , 也因此 , 满朝文武大臣其实没有多少大臣真正站在朱允炆的身旁 , 而大部分的大臣们自成一派开始和新皇帝斗智斗勇 。
建文年间 , 新帝与朝臣的斗争导致朱棣钻了空子
很多人对于靖难这段历史 , 都一致认为建文帝是因为藩王之乱而丢掉皇位 , 其实不仅是这样 。 建文帝继位的时候 , 他所要面临的问题可谓是内忧外患 , 内部就是文臣集团对自己离心离德 , 外部的忧患就是叔叔们都把眼睛盯着自己 。
【资深人士说文史|朱棣人生最后一刻释然,朱棣与朱允炆:几十年的恩怨与梦魇】朱元璋长期压制文官集团 , 给建文帝留下诸多弊端
而导致内部忧虑的主要原因 , 来源于朱元璋对文臣集团长期的压制 , 洪武年间 , 在朝廷当官天天都得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 , 因为龙椅上的那位君王一个心里不爽 , 你就人头落地;不仅如此 , 朱元璋还容忍不了任何的小错误 , 一个官员可能因为一个很小的错误而受到了极大的处置 。
文章图片
处置的理由完全是皇帝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定 , 朱元璋心情好的时候 , 那么文臣犯错或许就被幸免了;一旦君王心情很糟糕 , 那么一个小错误就可能牵连九族;这种压抑的氛围一直持续到建文帝继位 , 文臣们看到龙椅上的君王不再是那个杀人狂魔 , 而是一个温厚仁慈的君王 , 于是他们被长期压迫的神经就放松了下来 。
而绷紧的神经一放松下来 , 就会使得他们开始报复性纵容自己 , 原来 , 洪武年间不敢干的事情 , 到了建文年间 , 他们都敢干 , 贪污、腐败、拉帮结派的现象是非常的多 , 而对于朝廷内部的混乱 , 建文帝没有爷爷强腕的手段 ,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既然解决不了 , 那就放在那里 , 等以后再解决 , 于是建文年间的朝政弊端是越积越深 。
建文帝根基不稳 , 急于削藩犯下致命错误
我们再来看看外部忧患 , 藩王的威胁让建文帝如坐针毡 , 他很清楚一个王朝如果中央无法集权 , 那么自己的皇位也只是一个空壳 , 没有任何的实权;并且建文帝已经疲于与朝臣进行斗争 , 他为了转移朝廷中的政治斗争 , 就只能把目光和矛头指向外界 , 建文帝希望通过削藩来达到中央集权和转移政治矛盾的目的 。
文章图片
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 , 那就是他自身所掌握的实力 , 其实根本不足以和叔叔们对抗 , 而且他太过急切想做出一番事业 , 在这种迫切的愿望之下 , 建文帝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 他太早举起屠刀去削藩 , 而且他的削藩不是针对某一个藩王 , 他是针对全部藩王 。 于是建文帝不仅和朝臣没有站在一起 , 他和叔叔们的关系也彻底闹翻 , 于是燕王朱棣就找到了机会 , 因为他敏锐的看到了建文帝如今的实力非常弱小 , 他完全有机会能够推翻建文帝而自己登基为帝 , 于是他就借着清理皇帝周边的小人的名义发动了靖难 。
推荐阅读
- 文史怪|在位33年,历史专家都找不出他的缺点?他是谁,古代最完美的皇帝
- 摄诗文史版|此人上书康熙,应该直接趁势拿下日本,永绝后患,康熙收复台湾后
- 文史漫今生|少年时期才压一代,为官之后权压帝王,明朝权臣张居正
- 正经说文史|他梦里经常被人打,高人:他是你前世仇人,故事:搬进新家后
- 文史潇湘阁|在位23年,为何51岁时突然暴毙?,唐太宗李世民28岁登基
- 翔哥文史|却归降了曹操,结局是死是活,已成谜,一位女将武不逊于吕布
- 翔哥文史|成吉思汗命人将他塞进牛器官,结果救回一命,大将中箭将死
- 浩然文史|被农林公司的员工解开了,鉴真东渡日本从哪出发的?这个千年悬案
- 文史漫今生|助朱元璋成就霸业,最终结局却令人感到悲凉,刘伯温坎坷崛起之路
- 浅叙文史|亚述帝国如何实现霸业,又为何惨遭滑铁卢,从称霸西亚到政权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