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药品充当“壮阳药”,“美女医生”诱人购买,涉案超三百万元

8月6日, 南都采访人员从广州警方获悉 , 近日 , 广州黄埔警方捣毁一个以销售男性壮阳药为名实施诈骗的团伙 , 抓获廖某(男 , 41岁)、黄某(男 , 24岁)等10名犯罪嫌疑人 , 涉案资金超300万元 。
【劣质药品充当“壮阳药”,“美女医生”诱人购买,涉案超三百万元】添加网络小广告咨询 , 被骗4000多元
3月 , 事主王先生(化名)向黄埔警方报警 , 称其在浏览某网络平台视频时 , 被一则“治疗各类男性疾病”且配图暴露的小广告吸引 , 并添加了该广告下方的某聊天软件的联系方式 。
随后 , 聊天软件中的“美女医生”主动向事主询问相关情况后 , 便给事主“量身定制”一款高端壮阳保健品 , 并号称是无副作用的中成药 , 保证7天内可以明显改变男性功能障碍等各种问题 。
事主虽有疑虑 , 但是在“美女医生”的软磨硬泡下 , 还是花了4000多元 , 尝试了一个疗程的产品 , 却发现完全没有效果 。 事主再联系“美女医生”讨要说法要求退款时 , 对方不但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 , 还以疗程不够等说辞 , 让事主继续购买该“定制”药品 。 事主发现被骗 , 于是报警求助 。
虚构“美女医生”形象套路客户
接报警后 , 黄埔警方立即组织刑警大队打击新型犯罪专业队、网警大队、特别行动队展开全面侦查 。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 , 该团伙以虚构的“美女医生”工作照片为头像 , 在网络平台发布含有“解决男性问题”等内容的文字、图片和视频 , 再配上虚假的客户成交及体验记录 , 吸引男性网友添加咨询 。 随后 , 在聊天中 , 抓住男性网友各种难以启齿的问题 , 通过“哄、骗、吓”等手段 , 诱骗客户购买所谓的“壮阳保健品” , 且无论客户什么症状 , 都是推销公司几款类似的伪劣药品 。
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 , 黄埔警方基本掌握了该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法和作案事实 , 锁定了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诈骗窝点 。 7月1日 , 黄埔警方组织刑警大队打击新型犯罪专业队、网警大队、特别行动队以及巡回侦查队精干警力 , 开展联合收网行动 , 在龙岗区某大厦抓获廖某、黄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 , 现场缴获作案电脑24台、手机55部及伪劣药品6种379盒 , 初步查实涉案资金超300万元 。
炮制“话术本” , 实行“标准问诊”
据犯罪嫌疑人廖某交代 , 其于2017年底注册成立“深圳市腾XX贸易有限公司” , 招聘黄某等9人作为业务员 , 企图利用合法公司的“外壳” , 实施销售伪劣男性保健品的诈骗行为 。
其中黄某作为业务经理 , 主要负责公司具体运作 , 其虚构了“美女医生X菲”的形象 , 炮制了“养号聊天话术”等5类共11种针对性“话术本” , 供公司员工实施所谓的“标准问诊” 。
据警方了解 , 该团伙成员无一人具有任何专业医学背景 , 但是经过黄某简单的培训后 , 他们便按照“话术本” , 使用公司分配的多台手机实施诈骗 。 团伙成员不论男女 , 均以“美女医生X菲”的身份 , 通过聊天软件开启网络“问诊” , 根据客户的身体状况 , 抓住客户心理 ,, 制作虚假的“一人一档” , 谎称能够按照客户疾病定制特效药 。
“定制”药品实则为网购劣质药
据警方调查 , 该公司并无任何研发和生产药品的资质和能力 , 一个疗程售价3000只5000元不等的所谓“定制壮阳药” , 只是犯罪嫌疑人廖某、黄某在网购平台以不足30元一瓶的价格购买的伪劣药品 。
“无论客户说了什么症状 , 我们都按照话术的内容来推销 , 告诉客户我们能够量身定制特效药 , 如果不及时使用将会有不可逆转的严重伤害 。 ”据犯罪嫌疑人邓某(女 , 20岁)交代 , 在事主购买了产品后 , 他们会通过回访的形式继续与事主保持联系 , 对表示使用产品无效的事主 , 以事主身体有毒素、体质有问题等说法 , 诱骗事主再购买其它产品 。
警方在该团伙窝点还发现 , 该公司运作“规范” , 公司门口不仅有指纹打卡机 , 还贴着各类奖惩、提成制度 。 在该团伙的电脑和手机里 , 还存储着药品推荐海报、小视频和假冒医师资格证等虚假资料 。
实施壮阳药保健品诈骗套路
壮阳药等保健品诈骗屡见不鲜 , 诈骗团伙通过在各类网络社交媒体上冒充有多年经验的医生、专家发布文章 , 引诱事主添加微信 , 然后以“诊治”为幌子 , 夸大事主病情 , 向事主推销壮阳保健药品 。 事主购买使用产品后 , 团伙再以增加疗效等理由 , 要求事主二次或多次购买其他产品 , 实施二次或多次诈骗 。
为实施诈骗 , 犯罪团伙先通过小广告等形式诱骗客户添加微信 , 快速了解客户姓名、职业、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 , 以“美女名医”的形象贴心问诊 , 对客户是否具有“被骗潜力”作出基本判断 。
随后对照“话术本” , 逐步诱导客户引入男性功能障碍的话题 , 抓住客户在“肾X”等方面最关心也最难启齿的问题 , 给出病情定论 , 并虚构病情对身体、家庭等方面的影响 。
谎称能够针对个人病情提供定制药物 , 且定制药物为中成药 , 没有副作用 , 效果显著等 。 同时 , 向客户描绘调理成功后的蓝图 , 增加客户信心 。
为了让客户充分相信该定制药品的疗效 , 还会要求客户在饮食、锻炼和身体调养上进行配合 , 克制不良习惯 , 意在对客户进行心理上的调整 。 在客户最后犹豫之际 , 会将“效果”“价钱”“会不会复发”等问题逐一解释 , 并不断发送虚假客户的“成功案例” , 打消客户疑虑 , 达到诈骗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