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孔仁玉墓志现世,揭开孔氏家族千年谜团

2008年的夏初,曲阜市文物局对孔氏中兴组——孔子第四十三代嫡孙孔仁玉墓塚进行了修葺时,发现墓后室的券顶已经被揭开,随即专业人员进入墓室查看。在墓室中,寻找到一块墓志石——孔仁玉《鲁国郡‘孔府君’墓志铭》,这是墓室中唯一存留的遗物。这块墓志为单体制石,高64厘米,宽65厘米,厚13.5厘米,四边内侧阴线刻以缠藤花卉,外侧阴线刻多位身着朝服、表情安详,看似圣贤的坐像,中刻铭文617字。
这一墓志的发现意义何在呢?又能不能给研究孔仁玉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一些更有价值的史料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墓志上的主人孔仁玉其人吧!
在曲阜,有关“中兴祖”孔仁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孔仁玉,字温如,是一位对整个孔氏家族存亡绝续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与其紧密相连的便是五代时期“孔末乱孔”史案。史案的“真实性”被孔氏族人深信不疑。那么,流传至今的“孔末乱孔”史案讲是怎么样的一段历史传奇故事呢?
 墓志|孔仁玉墓志现世,揭开孔氏家族千年谜团
文章图片

历史进入到唐末五代时期,这一时期,孔子家族后裔的人数已为数不少,但因外任做官和躲避战乱,他们多流散在外,定居于曲阜故地的相对较少,不足十户之家。此时,宦官乱政,藩镇复起,战乱不休,社会动荡。唐朝皇室自顾不暇,对孔氏家族的优待、重视也远不如以往,没有了主持家族内部管理的体制。这时,孔氏家门发生了一件大逆不道、不可思议的灭主惨案。被杀害的是孔子四十二世嫡长孙孔光嗣,他未能承袭文宣公的爵位,在唐天祐二年(905年)被任命为曲阜东邻的泗水县主簿。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孔景的后裔孔末(本姓刘,按照当时孔家的规矩,凡到孔家为奴仆者,一律改姓孔,故刘末也叫孔末)见天下大乱,时局动荡,孔氏宗族涣散无主,便起了谋逆夺位的野心,遂组织力量将生活在曲阜的阙里孔氏族人进行杀害。最后,孔末又到泗水县衙谋杀了孔光嗣,夺取了阙里家业,并取代其位,主孔子祭祀,俨然以孔子嫡裔自居。而且要对孔光嗣的儿子、当时只有九个月大的孔仁玉也斩草除根。孔仁玉正巧被其母(一说乳母)张氏抱回在曲阜张羊村的外祖母家,躲过了当时的杀戮。孔末得知后,为斩草除根率人包围了张家,逼迫交出孔仁玉。此时,张家主妇张姥姥为了救圣人之后,竭尽其能,将自家与孔仁玉一样大的儿子交了出去,混淆蒙蔽了孔末,这才救下了孔仁玉。为此,孔家视外婆张家为世代恩亲。
从此,孔仁玉在艰难中隐姓埋名,刻苦学习,奋发图强,逐渐长大。他九岁时便精《春秋》、通六艺。
到了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有人上书皇帝:“曲阜令孔末非圣人之后,光嗣有子名仁玉,现育于外婆张氏家中。”揭露孔末窃取官爵,假冒嫡裔的真相,奏明孔子嫡系后裔孙孔仁玉才是合法的文宣公人选。此时,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孔仁玉已经十七(一说十九)岁了,博通六经,为人严整,处事果断。朝廷知道了事情真相后,于是下令诛杀了孔末,授仁玉曲阜县主簿,主管孔子祀事。长兴三年(932年)迁袭丘(今山东宁阳县)令,封文宣公。从此,断了十多年宗脉的孔子世家得以中兴,而绵延不断,故而后世族人把孔仁玉尊为“中兴祖”。
然而,阅读完墓志铭文后发现,孔仁玉生平远非“孔末乱孔”史案中那样富有戏剧性的传奇,并且还有较大的差异。那么,真实的孔仁玉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墓志|孔仁玉墓志现世,揭开孔氏家族千年谜团
文章图片

诚然,墓志铭文中的语言含有许多褒美之词,但无需褒美的姓氏名谁、生卒年月、族系关系、官职品序等基本的人生信息,是非常真实可信的。该铭文清晰地记载了:孔仁玉,字无违,为孔子四十三代孙。在九岁时,其父“泗水君”孔光嗣去世后,“乃传家为陵庙主”,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奉祀职位。守墓尽孝完毕,“制授曲阜主簿,二年而就,转县令兼袭封文宣公。”两年后袭封文宣公,在政治上大有作为,通晓百工,被誉为神童。成人后,常常亲自过问并认真对待乡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每当回复会见其治所旧吏时,人们都把他称之为父母官。慕容作叛时,孔仁玉公遭受其灾:凶神恶煞(貔貅、大馗)般的慕容官兵烧杀掠夺,摧毁了孤立无援的县城,孔仁玉大义凛然地“揖让而出”,毫无惧色,他那高大的“七尺”身躯,官兵见到连连称奇。慕容叛军被平后,周高祖谒拜陵庙,孔仁玉作为陪侍,受得了“绯兼赐银器、杂彩、茶等”赏赐。在等待拜谢新的职位任命之时,天王郭威去世,此后官累至当地(兖)州都督府长史,于宋乾德二年(964年),卒于任期内,享年五十四岁。夫人裴氏同穴而葬。有四子:长子宜,次子宪,及未成年御哥、庆哥(乳名,即后世所载冕、朂);两女,一个出嫁,一个待闺。“抆泪相勉,合兹大事,自殡及葬,鲜不中礼。”一语,道出了孔仁玉殡葬时期的悲切与隆重,自始至终完全按照丧葬礼仪程序完成了安葬。
这就是史实中孔仁玉一生的记录,九岁丧父,为官后大有作为,也经历过大难,但这灾难是来自慕容作乱,而并不是“孔末乱孔”。灾难的制造者 “慕容”,是当时盘据在兖州,称霸一方的慕容彦超,担任兖州节度使,《新五代史》中有这个人的传记。从大的历史环境考证,这些记录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