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山东小清河考古队战纪:每天挥手铲斗泥浆

5座龙山时代墓葬、15座唐代墓葬、1处“马蹄形”墓室、不计其数的随葬器物……自今年2月底开展防洪综合治理以来 , 山东小清河一批古物“浮出水面” , 这项防洪综合治理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的重大水利工程 , 涉及河道扩挖、清淤、水闸建设等工作 。 为配合这个工程 , 山东上半年同步实施了小清河沿线的田野考古工作 , 这也是山东历史上首次系统地对小清河沿线进行考古勘探 。
有人说考古队是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 , 比农民还辛苦 , 还有人形容他们“赛张飞” , 累月风吹日晒 , 不可避免地有了“深肤色” 。 让我们听听山东小清河考古队在工地上的那些事——
欢迎加入“和稀泥部队”
讲述人:曹帅(济南市考古研究所)

中国文化报|山东小清河考古队战纪:每天挥手铲斗泥浆
文章图片
▲ 高青县黑里寨镇胥家村南遗址航拍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 , 一开始就能够参与到省重点工程的建设之中 , 心里蛮骄傲的 。 待到小清河通航 , 货轮劈波斩浪 , 把大宗货物送至海外时 , 我就可以用笃定的语气宣告:“这里边也有我的功劳 。 ”
读书时 , 我参加过田野考古发掘的实习 , 自认较了解其中的辛苦 , 但小清河沿线考古工作的辛苦程度却超出了我的认知 。
今年3月底 , 我们一行4人来到滨州市博兴县 , 住进了一家宾馆 。 当时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还比较严峻 , 开门营业的宾馆不多 , 接着 , 我们也寻到了吃饭的地方 , 总的来说运气不错 。
我们早上上工时穿着棉衣 , 仍旧难以抵御寒风 , 可到了中午 , 太阳悬在头顶 , 只穿一件衬衣还觉得热 。 可以说我人在博兴 , 却是与“早穿皮袄午穿纱”的新疆同胞有了类似的感受 。
晴天还好 , 雨天过后的道路泥泞不堪 。 路上要时刻留意车子会不会陷住 , 虽然万分小心 , 我们仍然两次陷入泥坑 。 第一次借助近旁施工的挖掘机脱离了困境 。 第二次因为陷在半路 , 周围没有车辆 , 我们只能徒手推动汽车远离泥坑 。 从那以后 , 我们吸取了教训 , 宁愿绕道前往遗址 , 也不愿再犯险了 。
5月底 , 邹平新西村墓地的发掘工作有序进行 。 高温来袭 , 太阳直射下 , 现场的气温一度飙升至40摄氏度 , 我们被热浪笼罩 。 因为防护不到位 , 半个下午 , 我们领队的脖子就被阳光打上了黑色的烙印 。
墓葬的开口距地表深约6米 , 而且最近的墓葬离小清河岸只有50厘米 , 每当河水上涨时 , 墓圹积水严重 , 根本看不清墓葬的形制和具体的埋葬情况 。 我们赶紧置办了水泵、雨靴和橡胶手套 , 一边抽水一边清理 。 有时水泵排水不及时 , 就只能提着水桶上阵 , 加速排水 。
在小清河岸边 ,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在疾驰的渣土车过后的漫天飞尘中 , 我们持握手铲与泥浆作战 , 队伍生生变成了“和稀泥部队” , 上工时一身干净衣服 , 下工时满身泥点……
就这样 , 从3月底到6月中旬 , 去时棉衣裹身、归来裤衩背心 , 每天早出晚归、摸爬滚打 。 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 , 这几个月的充实生活 , 着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
为了1296个古人脚印
讲述人:石岩(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中国文化报|山东小清河考古队战纪:每天挥手铲斗泥浆
文章图片
▲ 寨卞东南考古发掘现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今年单位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时间比往年晚一些 。 接到赶赴寨卞东南遗址发掘的通知时 , 我正在昌邑市整理陈家洼遗址考古资料 。 两天时间 , 分散在济南、昌邑和淄博等地的所有队员 , 放下手头的工作 , 迅速在博兴县集结 。
此次发掘工作是为了配合小清河防汛(复航)工程建设 , 遗址被压埋在小清河大堤下和河道内 , 地下水位高、工期紧、考古发掘任务重 。 要实现重大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事业的双赢 , 队员们承受着巨大压力 。 因小清河沿线有10余个考古发掘项目在同时进行 , 技术工人短缺 , 本次发掘我们仅有7名队员 , 却承担着800平方米的发掘任务 , 在现场我们都身兼数职 。 其中 , 我不仅负责T1的发掘、工地上的测绘、三维拍摄工作 , 还肩负着整个遗址的电子绘图和民工管理等工作 。 大家戏称我们队伍是“把女生当男生用 , 把男生当骡马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