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瞬间|为什么不是齐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司马迁曾盛赞齐国:「东有琅邪、即墨之饶 , 南有泰山之固 , 西有浊河之限 , 北有勃海之利 。 」
从齐桓公「九合诸侯 , 一匡天下」 , 到齐威王「不鸣则已 , 一鸣惊人」;从齐国「冠带衣履天下」 , 到稷下学宫「百家争鸣」 。 终春秋战国之世 , 齐国一直是各方角逐中的重要力量 , 工商、文教发达 , 国富民殷 , 与「西帝」秦国并称「东帝」 。
那么 , 这个能与秦国一较高下的齐国 , 为何无缘统一大业呢?
历史瞬间|为什么不是齐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文章图片
战国初期形势
齐国的地缘劣势
春秋战国乱世中 , 能够幸存下来并撼动风云的诸侯 , 大都兴起于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 , 出身南蛮的楚国曾问鼎中原 , 与楚争雄的晋国和狄人为邻 , 秦国原本是作为西戎的屏障 , 而封建齐国的用意也在于镇守东夷 。
山东半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 东负海水 , 而无后顾之忧 , 西抱中原 , 便于逐鹿其间 。 西周初年 , 姜太公被分封在今天山东北部 , 方圆不过百里 , 四周被东夷部落包围 。
历史瞬间|为什么不是齐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文章图片
其后经过数代经营 , 至齐桓公任用管仲实施改革 , 实力大增 , 「并国三十」 , 齐国疆域拓展至「方五百里」 , 北抵黄河 , 西临济水 , 南界泰山 , 东望海水 。 在之后的诸侯征伐中 , 虽然疆域盈缩变迁 , 其领土范围始终以山东半岛为主体 。
春秋时的大国齐、秦、晋、楚等国在西周时疆域狭小 , 仅有几十里到百余里的地盘 。 春秋初期 , 大大小小的封国有一百多个 , 处于大国之间的小国既作为缓冲 , 也一步步被蚕食鲸吞 。
山东半岛地理空间有限 , 地形破碎 , 小国林立 , 齐国整合该地缘板块的阻力相对较小 , 在春秋初期秦国与西戎周旋、晋国内乱频生之际 , 齐国能够率先安内而攘外 。
历史瞬间|为什么不是齐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文章图片
齐桓公雕像
在齐桓公的励精图治下 , 国富兵强 , 北拒戎人 , 南御强楚 , 成为春秋首霸 。 但此时齐国生存空间的拓展已经接近极限 , 在后世的博弈中 , 齐国虽然长期是左右时局的重要力量 , 但其领土核心一直未能突破山东半岛 。
战国七雄中 , 仅有齐国未置郡 , 一方面齐国的五都制大致替代了郡的职能 ,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齐国开拓的疆土不广 。 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齐国的扩张呢?
先看齐国东部 。 齐国以东是茫茫大海 , 不像秦国、晋国那样需要提防来自后方大陆的外族侵扰 , 但也正是因此 , 齐国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限制 , 以其偏居一隅的体量 , 虽能称雄一方 , 却难以号令天下 。
历史瞬间|为什么不是齐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文章图片
晋国及其周边
齐国西进步伐被遏阻时 , 只能原地踏步 , 即使经过韬光养晦之后能蓄积强大的爆发力 , 但也因为后劲不足而很快偃旗息鼓 。
反观秦国 , 在殽之战中被晋国打败后 , 东进无路 , 却能转而向西「益国十二 , 开地千里 , 遂霸西戎」 , 可以说秦国正是「失之东隅 , 收之桑榆」 , 虽然兵锋受挫 , 仍然有转变战略的余地 。 后来秦国在三川与山东诸国反复拉锯 , 也是通过南取巴蜀取得战略优势 。
再看齐国西部 。 齐国南以泰沂山脉为界 , 东部半岛三面环海 , 西北方向有黄河、济水天堑 , 在战国纵横家看来是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国」 。 齐国立国八百余年 , 除了齐胡公短暂迁都薄姑以外 , 临淄一直作为齐国的首都 , 这似乎也印证了以上说法 。
历史瞬间|为什么不是齐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文章图片
先秦水系
临淄位于西北平原与东南山地丘陵的结合处 , 处于国土中央 , 交通便利 , 进可控扼西北平原 , 退可保守山陵之间 , 如果转移至险要的山地中 , 相当于将西北平原拱手让人;迁都西境前线又不利于国家安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