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铭刻了“人民城市”的初心,这部70年前中苏合拍的纪录片( 二 )
乙、一、工人生活(衣、食、住、行、工资收入、学习、文化娱乐、各种美术创作、青工、童工、女工、子女养育各方面);二、工会工作(组织、文教、福利、生产等工作概况的简要介绍);三、工运斗争史(重要斗争特点概述、统计 , 特别是护厂斗争);四、人物介绍(一)大革命时至今尚存在的工运领袖 。 (二)现在工运中的领导人物(三)生产模范劳动英雄(姓名、年龄、籍贯、简历、地址及英雄事迹简单介绍) , 五、产业概况(产业规模、生产概况、工人数字统计等) , 即于廿八日前送交 。 [7]
摄影队在拍摄完素材后 , 于1950年回到苏联 , 并在莫斯科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制作完成 。 因被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对建设自己家园的热情所感动 , 摄影队认为用“人民的上海”更能反映上海在解放后城市属性发生的深刻变革 , “上海的一日”主题片的片名定为《人民的上海》 。
文章图片
片头的日出景象 , 既寓意上海一天的开始 , 也寓意上海的新生
上海人民建设人民的新上海
《人民的上海》开宗明义: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都市 ,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 。 我国劳动者几辈子辛苦建造了这个巨大的都市 , 但是以前统治这座都市的 , 不是我们自己 , 而是外国奴役者……1949年5月 ,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 , 在上海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 六百万人口的都市 , 永远地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了出来 。
该片从五个维度 , 对“人民的上海”进行了讲述:
第一 ,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最强大的工业中心 , 有着中国最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 , 解放后 , 工人当家作主 , 充满着愉悦的心情 , 投入生产之中 。
该片特别述及上海的纱厂和女工群体:
在上海解放的初期 , 女工们马上就感到了人民政权对她们的亲切的关怀 。 全国各地创办着工厂托儿所和幼稚园 。 上海的纱厂女工们对自己的孩子不用操心了……过去有几千名儿童在这里工作 , 他们在机器旁边一天一夜要干十六个钟头 。 人民政府最先颁布的法律 , 就有一条——禁止在工厂里使用童工 。 现在在这些车间里 , 设立了工人们应该享有的工作的条件 。
文章图片
《人民的上海》中的工厂托儿所
第二 , 惠及更多民众的教育体系 。 该片选取复兴中学、复旦大学学生上学和老师在普希金纪念碑下给孩子上课作为拍摄对象 , 片子讲道:
学校的大门第一次为了千千万万的上海工人的儿女打开了 。 人民政府给父亲们带来了自由劳动的幸福 , 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文化教育 。 中国各省的青年们在上海的43个高等专科学校和大学里学习 。 解放了的中国 , 耐心培养着新的工程师 , 学者 , 教师和医生 。
文章图片
《人民的上海》中复旦大学校门
第三 , 传统小商品经济与现代商业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上海 。 该片选取传统商业的代表——老城厢城隍庙周边街道中经营各种特色产品的小商铺和各种手工业者、工匠 。 与此同时 , 选取上海现代商品经济的代表——南京路 , 拍摄了南京路街道两旁的戏院、大商场等 。
片中并未对两种商业形态的优劣进行评判 , 而是尽量展现多种模式下上海如何让经济有序运转 。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 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时代命题 。
文章图片
《人民的上海》中老城厢的店铺
文章图片
《人民的上海》中的国际大饭店
第四 , 城市反哺乡村 , 科技助力农业 。 该片讲述了在过去劳动人民不能进入的跑马厅(今人民广场)所举办的华东农业展览会 。 展览会目的是通过邀请农民进城来观看拖拉机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 了解新式农具的使用 , 促进土地改革的完成:
推荐阅读
- 苏联|阅兵式上,为何不允许带实弹了?因为1981年的教训太深刻了
- 上观新闻|三生长忆是江南
- 大悟新闻|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 上观新闻|在手绘音频中呈现经典故事,上海这个区发布首部红色主题视听绘本
- 上观新闻|应对新时代共同的敌人,崔天凯:中美应重拾二战中的合作精神
- 上观新闻|钩沉|老上海的广播
- 上观新闻|有图有真相!,你一定不知道的电吹风用法
- 上观新闻|云南·耿马民族歌舞演出在崇开演,跨越千里来相会
- 上观新闻|用木板留下时代记忆!浦东版画创作基地揭牌
- 上观新闻|【天气】高温退散!今起8天天天有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