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京沪之后,谁是中国教育第三城?( 二 )


图所示 , 不论是一流大学数量 , 还是一流学科数量 , 北京都以绝对领先的优势排名全国第一 。 相比而言 , 成都、西安的一流大学虽多 , 但一流学科数量并不突出 。
这样一比 , 武汉的一流学科数量仍稳居第四名 , 杭州则上升到五名 。
杭州的双一流大学虽然很少 , 但浙江大学比较强 , 一个学校有18个“一流学科” , 超过西安、成都、天津、合肥、长沙、哈尔滨等城市的全部大学 , 显示杭州的高等教育实力被低估 。
再看世界500强高校 。
以下是“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作为参考 , 跻身世界500强的内地高校共有25所 。
这25所高校中 , 北京、上海分别有5所和4所 , 总量位居前茅 。 在北京、上海之后 , 南京、广州、武汉、天津都是2所 , 杭州、西安、合肥、厦门、哈尔滨、长春、济南、深圳各1所 。
03
衡量一个城市的教育实力 , 除了看学校数量 , 也要看学生数量 。 下面是各大城市在校本专科生数量:
如上图所示 , 广州以108.64万的本专科数量 , 排名全国第一 , 而且很可能也是全球第一 。 广州排名第一 , 并不奇怪 , 因为广东人多 , 全省常住人口达到1.13亿 , 差不多是湖北省的两倍 , 而且广东人读大学不太愿意出省 , 作为省会的广州 , 承接了绝大多数省内考生 。
郑州虽然只有一所211大学 , 但本专科生数量居然仅次于广州 , 超过武汉、南京、西安等科教重镇 。 郑州能排名第二 , 也和强大的人口腹地有很大关系 , 河南省常住人口超过9600万 , 比湖北省多了3700万左右 。
武汉以96.9万的本专科生数量 , 排名全国第三 。 不过 , 武汉拥有7所211大学 , 大学的平均实力远远高于郑州 , 也高于广州 。
北京、上海虽然名校云集 , 但本专科生的总量并不算多 , 大约只有广州的一半 , 表明京沪更在乎大学的精 , 而不是多 。
深圳的本专科生数量只有8.62万人 , 比无锡和温州还少 , 在所选城市中排名垫底 , 表明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历史欠账不是一般的大 。 当然 , 深圳高校的含金量还是比无锡和温州要强 , 包括哈工大、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众多名校都在深圳开设分校区 , 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排名近年来也显著提升 。
细看这份榜单 , 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呢?
省会城市几乎全部都是高教大市 , 承接了绝大多数的省内考生 , 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专科院校 , 表明我国的专科教育主要由省会城市主导 , 京沪在这方面兴趣不大 。
另外 , 计划单列市在大学生数量上完全不是省会城市的对手 。 毕竟 , 计划单列市设立的初衷 , 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对科教文卫没有太大的要求 。

所以 , 这是省会城市相对计划单列市的一个结构性优势 , 那就是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 , 省会天然就是一个省的人才中心 。
04
如果说本专科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大学数量 , 那研究生数量则反映的一座城市的大学质量了 。 毕竟 , 不是什么大学都能招收研究生的 。
下面是第一财经记者统计的全国主要城市在校研究生数量排名:
如上图所示 , 在校研究生的数量排名 , 和高教实力的排名基本一致 。 北京遥遥领先 , 在校研究生数量达到33万 , 比上海的两倍还多 。
仅次于北京、上海的是武汉和南京 , 分别达到13.8万和13万 , 和上海的差距不算太大 。 广州的研究生数量也有10.11万 , 和西安、成都相当 , 显示广州的大学质量也还行 。
比较特殊的是郑州 , 本专科数量接近100万 , 排名全国第二 , 而研究生数量只有3.02万 , 在被统计城市中位居第20位 。 第一财经的分析认为 , 河南的高考人数虽然全国最多 , 但整个河南只有郑州大学这一所211大学 , 河南的一本大学录取率也是全国最低之一 , 大量的考生只能选择上高职大专院校 。 因此 , 郑州乃至河南的高教实力十分薄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