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留痕|为何声称自己是“百万大军”的一方,往往都以失败告终,三国时期

三国演义中动不动百万大军 , 然而奇怪的是 , 每次号称百万大军的一方都会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简言之 , 骄兵必败 。
历史留痕|为何声称自己是“百万大军”的一方,往往都以失败告终,三国时期
文章图片
比如官渡之战 。 袁绍出身于“四世居三公位”而“势倾天下”的名门豪族家庭 , 他怀着割居称玉的野心 , 起兵河北 , 招贤纳士 , 招兵买马 。 与中国境内的北方乌桓奴隶主军事政权结盟 , 逐鹿中原 , 占据冀、青、幽、并四州 , 成为全国最大的军阀势力 。 曹操 , 地主阶级的政治家 , 他曾经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 , 不知几人称帝 , 几人称玉” 。 清楚的表明 , 他起兵的目的是要用战争手段结朿军阀割据的状态 。 为了实现这一宏大抱负 , 曹操一起兵 , 就以远大的政治目光 , 制定了政治、经济的两大措施 。
历史留痕|为何声称自己是“百万大军”的一方,往往都以失败告终,三国时期
文章图片
在政治上 , 曹操坚持“奉天子以令不臣”一九六年 , 他亲自把汉献帝接到许昌 。 在经济上 , 曹操提出了“修耕植 , 畜军资”的方针 。 他深知“定国之术 , 在于强兵足食“的道理 , 称赞秦国“以急农兼天下” , 没武帝“以屯田定西域” , 都是“先代之良式” 。 从公元一九六年起 , 曹操开始在许昌围大规摸“建置屯田" , 命令各州“创置田官“ 。 屯田的结果 , 使“所在积粟 , 仓廪皆滿” , 军队“无运粮之劳“为曹操所进行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 曹操马不卸鞍 , 亲率大军南征北战 , 灭袁术 , 降張绣 , 擒吕布 , 破杨奉 , 并于200年 , 同袁绍在官渡展开了一场决战 。
历史留痕|为何声称自己是“百万大军”的一方,往往都以失败告终,三国时期
文章图片
形式对曹操一方 , 确实极为不利 。 袁绍拥兵十万 , 气焰嚣张 , 军事上占绝对优势;而曹操只有二三万军队 , 处于劣势 。 大战的序幕一拉开 , 曹操就在白马、延津二地 , 分别采取“声东击西”和“诱敌深入的战术 , 出奇制胜地歼灭了袁绍的主力 , 大挫了袁军的锐气 。 接着 , 曹操又指挥军队大踏步后退 , 撤到官渡一线 , 凭借有力地形以逸待劳 , 同袁绍足足对峙了三个多月 , 又用一计一举烧了袁绍的几千辆粮车 , 把袁绍抛入了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 使袁绍产生了后顾之忧 。
历史留痕|为何声称自己是“百万大军”的一方,往往都以失败告终,三国时期
文章图片
【历史留痕|为何声称自己是“百万大军”的一方,往往都以失败告终,三国时期】十月的一个晚上 , 曹操亲率“精锐步骑”五千 , 打着袁军旗号 , 踏着星光 , 衔枚疾行 , 直插袁绍的屯粮之地乌巢 , 一把火将乌巢屯粮全部烧为灰尽 , 袁军大乱 , 不战自溃 。 曹操全线出击 , 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袁军压去 , 全歼袁军七万多 。 袁绍最后拖着一群残兵败将逃回河北 , 不久一命鸣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