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漩涡|从叙事、镜头、视听、主题4方面解读电影《发条橙》独特的魅力( 三 )


影片开头的字幕画面使用了满屏的红色和蓝色两种底色相互切换 。 红色30秒后 , 出现蓝色5秒 。 红蓝色是强烈的对比 。 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很强烈 。 红色象征了暴力 , 蓝色代表了冷却 , 隐喻了欲望和道德的对抗 , 也是对主人公阿历克斯从无恶不作的暴力青少年到丧失自由意志的发条橙的过程的象征 。
猫女士的红头发绿衣服与房间的红地毯绿色屋顶之间红绿相对立 , 也体现了一种怪诞的美学构建 。
四、社会警示作用的主题表达经过“厌恶疗法”治疗后的阿历克斯被压制住了身体内所谓的“恶” , 他无法继续使用暴力 , 只能“善” 。 但暴力并没有停止 , 阿历克斯出狱后遇到了之前打过的流浪汉 , 流浪汉伙同其他人把他暴打了一顿;好不容易遇到警察解围 , 却发现是他之前教训过的两个手下 , 他们把他按在了水里差点淹死 。
这段的重复对称的情节颇具讽刺意义 。 所有他之前施暴的对象都以同样的暴力行为向他复仇 , 施暴者变成了受虐者 。 如果前面的实验改造行为认为暴力是一种疾病 , 可以被治愈 。 那么这一段就用反讽告诉这样想的人们 , 所有人都有这个病 。 原本“正常”的父母、师长、警察等对待治疗前后的阿历克斯的不同态度 , 都体现了一种普通的恶、人类的病 。 当人类都有这个病时 , 那它就不是病 , 而是人性 。
牧师是影片中唯一“正常”的角色 , 也寄托了导演赋予影片的理性 。 当其他人看到阿历克斯的治疗结果后 , 对科学表现出的激动之情时 , 牧师提出了质疑:“这孩子没有真正的选择权 , 不是吗?......这其中的虚假再清楚不过了 , 他不再是个犯罪者 , 但他也不再是个具有道德选择能力的人 。 ”
灰色的漩涡|从叙事、镜头、视听、主题4方面解读电影《发条橙》独特的魅力这部电影虽然充斥着暴力和性 , 但是不是本着拍暴力电影的宗旨拍的 , 而是本着预示未来的宗旨拍的 。 这是一部关于社会道德讨论和演绎的电影 。 虽然假设的是一种极端情况 , 但这样让我们能更加认清事物的本身 。
当个人意志和社会意志相背离时 , 电影更多给予的是一种关于未来的警示 , 如果我们对这种社会意志实现手段的认同 , 那今天对恶人进行实验 , 明天的我们就有可能成为被强制改造的对象 。
结尾电影《发条橙》是斯坦利·库布里克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影片 。 2011年 , 戛纳电影节对影片《发条橙》进行了修复重映 , 副主席特里·福茂说:“这部影片风采依旧 , 丝毫没有过时 。 ”40年后 , 观众终于理解了这位天才导演在暴力背后的关于道德自由与人性的理解 。
影片重复性的叙事风格、反常规的人物设置 , 风格化的表演 , 隐喻的意象设置和镜头的独特运用 , 都赋予了这部影片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 , 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与感受 。
而面对库布里克的极端假设 , 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思考:面对个人意志和社会意志的矛盾 , 我们该如何平衡道德自由与体制约束 。 这种思考对于我们生活中追求自由与自我约束也有着警醒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