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用青春完成一场延续69年的相遇( 三 )


向文手忙脚乱地找资料 , 603.9米、17昼夜、25名烈士、44名功臣……这些以前熟悉却遥远的数字 , 在撰写演讲稿时 , 变得清晰而具体——
持续17个昼夜的鸡雄山阻击战 , 有一天竟打了17个小时;排长宋兰君带领两个班 , 打退敌人4次冲锋 , 杀敌150多名 。
第二天参加阅兵训练时 , 向文觉得自己手里的旗子格外沉 。
副排长王兆才 , 耳朵被炮弹震聋了 , 还坚持战斗 。 他是听到牺牲战友的呼喊了吗?向文忍不住想 。
战士吴步伦 , 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 。 说不定 , 他还没我大 。 他爱笑吗?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吧?写着写着 , 向文的手有些发抖 。
演讲稿写得很慢——敌人有100余门大口径火炮、10余架飞机和27辆坦克 , 一天内落在阵地上的炮弹就有近万颗 。 我们有什么?我们有铁骨铮铮的勇士!我们有保家卫国的决心……
向文想起从连队出发来北京那天的场景 。 战旗交接仪式上 , 在全连战友的注视下 , 指导员把荣誉室那面战旗交到了他的手上 。
和手中这面为阅兵定制的崭新战旗比起来 , 那面战旗又小又旧 , 轻飘飘的 。 向文一遍遍重温接过战旗时手中感受到的分量 。
挑选擎旗手要求非常严格 , 全连只有向文一个人符合标准 。 这就意味着 , 一旦他被淘汰 , 他们连队的战旗就要由别人来擎 。
向文咬着牙、憋着劲 。 这旗是从战场上带回来的 , 沾着前辈的鲜血 , 我怎么能交给别人!他紧绷着一根弦儿 。
那是一次模拟演练 , 排名靠后的擎旗手没有资格上场 。 我回头看了一眼 , 很多留下的战友都哭了 。 一排排高大魁梧的男子汉们 , 一个个抹着眼泪 , 只因不能举着自己单位的战旗上场 。
那场景深深地刻在向文脑海里 。 他手里的旗帜 , 每一天都更加沉重 。
这场战斗注定青史留名 , 至今仍是外军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 。 而我们 , 有什么理由不战斗!向文以这段话作为结语 , 完成了自己的演讲 。
越是最后 , 压力越大 , 让我感觉不能有一丝松懈 。 时间 , 再快点吧!这样一条动态 , 出现在向文的朋友圈里 。
时间 , 有时候很听话 。 光荣的一刻如约而至 。
这一刻 , 战场的冲锋号和雄壮的军乐声 , 同时在向文脑海中响起 , 两两相合 , 妙不可言 。
他握着旗杆 , 就像握着无数战友的手 。
一声声到 , 向不朽的精神许诺
7月9日 , 新上任的指导员张凯第一次感受连队特别的点名仪式 。
王兆才 , 到!
宋兰君 , 到!
盛习友 , 到!
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 , 到!
被点到名字的那些军人 , 已经不在了 , 但队列里永远有人替他们答到 。
顽强坚守 , 永不退缩!呼号声如惊雷一般 , 在张凯耳畔炸响 。 他记起了教导员郭占强的那句叮嘱:这是个英雄的连队!要担得起肩上的担子 。
那一次 , 连队参加上级比武考核 , 列兵刘庚爬铁丝网时 , 头被剐伤鲜血直流 , 却仍然坚持冲到终点 , 取得新兵组第一名 。 刘庚说:和我们牺牲的前辈相比 , 训练受点伤算啥 。
【连队|用青春完成一场延续69年的相遇】那一年 , 连队赴朱日和参加对抗演习 。 发起冲锋时 , 班长赵天元孤军深入直击蓝军心脏 。 连队在这次演习中摘得标兵连队称号 。 赵天元说:每次答‘到’ , 都觉得前辈在看我们 , 不拼命都心虚 。
2017年 , 连队所在旅整建制转隶海军陆战队 , 迈出转型发展第一步 。
换装很简单 , 脱下迷彩绿换上海军蓝;转型却很困难 , 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 。
排长 , 你说 , 到底啥叫海军陆战队?赵天元问黄天乐 。 一开始 , 两栖步战车还没配发到连队 , 训练没处下手 , 大家很迷茫 。
黄天乐也答不上来 , 那我们就用最笨的办法 , 对着教材 , 看着视频 , 边想边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