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丝路农桑馕产业园让“霍城馕”香飘四方

:原题为_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丝路农桑馕产业园让“霍城馕”香飘四方。
霍城县丝路农桑馕产业园通过构建规模生产、注册品牌、研发制作、订单销售的馕产业链 , 在巩固脱贫的同时 , 不断让“霍城馕”香飘四方 。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丝路农桑馕产业园让“霍城馕”香飘四方
文章图片
霍城县丝路农桑馕产业园距离县城3公里 , 占地面积400平方米 , 日产馕饼达4万个 。
在馕已逐渐成为各民族家庭餐桌上每日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的今天 , 为了解决分散无序、组织化程度不高的小户式馕生产的限制 , 将馕生产加工真正做成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 霍城县兰干乡争取上级专项扶贫资金400余万元 , 借助闲置的就业工厂、厂棚等集体资产 , 分东、南、西三个片区 , 在新荣村、双渠村、中心村打造“一园三区”的丝路农桑馕产业园 , 整合辖区相关人员、优秀技师和市场资源 , 集中90个零散家庭馕作坊入园 , 新建土馕坑55个、电馕坑20个 , 统一注册“丝路农桑馕”品牌 。 目前 , 丝路农桑馕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 拥有完整的生产体系 , 包括制作区、生产区、展览区等 , 既环保卫生又干净整洁 。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丝路农桑馕产业园让“霍城馕”香飘四方
文章图片
新入驻到馕产业园的霍城县兰干乡新荣村村民哈里丹·吐尔逊说:“以前我们一天卖一百五十个馕 , 现在到这个地方来每天可以卖三四百个馕 。 我们这个地方又干净又漂亮 。 ”
通过一代代传承 , 霍城县兰干乡的打馕师傅们将打馕工艺流传至今 , 手中各有馕香 。 产业园充分发挥这些优秀打馕师傅的精湛技艺 , 在馕研发制作方面 , 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理念相结合 , 在食材选用上严格把关 , 在馕的口味和种类上进行探索改良 , 除传统的窝窝馕、油馕、奶子馕等 , 又研发出玫瑰花馕、辣皮子馕、肉馕等57个新品种 。 目前产业园的馕根据不同种类 , 已经开启规模订单销售 , 除了销售至州直各县市外 , 还销售到了乌鲁木齐、昌吉、克拉玛依、独山子等地 。
来到霍城县丝路农桑馕产业园 , 引入眼帘的是工人们正忙着和面、揉面、和馅、烤制 , 大家分工有序 , 有条不紊 。 产业园从支持农村家庭参与馕生产和研发为切入口 , 带动更多群众就业脱贫 , 目前这里共有打馕师傅100余名 , 共提供学徒、外围营销等就业岗位 317个 。
50岁的脱贫户布为海里切木.艾力家住霍城县兰干乡 , 原本她就有着精湛的打馕技艺 , 今年通过村委会的介绍 , 应聘成为馕产业园的一名工人 。 而在这之前他们一家由于缺少劳动力 , 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 她的丈夫身患残疾 , 孩子还在上学 , 虽然政府给她家发了扶贫牛 , 盖了新房子 , 但是缺乏增收途径的一家人 , 巩固脱贫变得异常艰难 。 如今 , 通过实现她的稳定就业 , 让他们一家人的收入不断增加 , 也让他们对今后的生活更有信心 。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丝路农桑馕产业园让“霍城馕”香飘四方
文章图片
兰干乡特色馕产业园员工布为海里切木.艾力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 , 我的儿子上了免费的内高班 , 新房子给了 , 现在我农桑园打馕的工作一个月1500块钱 , 我非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 现在我不仅脱贫了 , 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 ”像布为海里切木.艾力一样的脱贫户在馕产业园工作的还有40余人 , 他们通过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疆频道|丝路农桑馕产业园让“霍城馕”香飘四方】霍城县政协副主席、兰干乡党委书记高峻介绍说:“我们将原来分散的作坊式制馕工艺集中起来 , 同时把周边的一些小作坊、个体户全部纳入到我们统一生产经营当中 。 通过统一的管理、培训 , 现在整体的生产能力、制作标准、销售水平明显地提升 , 产业化的带动作用不断地显现 , 小馕饼已经成了霍城县的一张美食名片 。 ”(熊庭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