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朗读者背后的秘密

 秘密|朗读者背后的秘密
文章图片
原创度小薇度小薇今天说起朗读者就不由得想起董卿姐姐主持的电视节目《朗读者》,以经典文学+名人励志故事的模式,让我们享受到了文学经典的魅力,同时也了解了名人背后的奋斗故事。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深入人心。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胡歌朗读“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认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者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是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台词,展现出一个站在命运十字路口的青年,对生命价值的苦苦思索。这也是胡歌遭遇车祸12年后,第一次面对公众谈论生与死。是啊,如果不经历生与死的体验,哪能把生命的意义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巧合的是,胡歌遭遇车祸的那一年,有一本叫《朗读者》的小说在北京发行。这本小说的作者是德国人。 秘密|朗读者背后的秘密
文章图片
小说从多维度讲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还阐述了后人对战争的反思与救赎。作者是位法学教授,因此他也从法律的视觉“审判”战争的罪行。全篇中除了对战争的罪与罚的宏大叙述外,作者对人性温度部分的设计,那就是战争背景下的一段绝世爱情,伴随这段爱情的就是朗读。女主人公是个文盲,于是男主人公就给她朗读《奥德赛》、《阴谋与爱情》、《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等等世界名著。渐渐的男主人也爱上了朗读,还朗读了自己的作品。这部小说还被拍成了电影,女主演是英国演员凯特·温斯莱特,她凭借这部电影问鼎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的成名作是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1997年世界电影大师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成了一代人的青春记性。那一年的夏天,中国热血青年们除了追看《泰坦尼克》以外,还迎接了一件盛事,那就是香港回归。 秘密|朗读者背后的秘密
文章图片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同时终结了英国统治香港百年历史。中国近代史上,香港是怎么沦为殖民地?1839年至1941年,中英两国贸易摩擦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8月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据史学家评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要取得与中国贸易的自由。在香港建立基地以后,既宣布香港为自由港。英国的商人,包括鸦片商贩,逐渐将香港建立成与东方自由贸易的枢纽。美国的鸦片商贩和银行家亦有到香港参与跟中国的贸易。第二次鸦片战争,割让了九龙半岛。1856年至1858年,清朝再次败给了英法联军,被迫在1860年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当时的清王朝已经是日落西山,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铁丝网分割,位置就是今天的界限街。19世纪未,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浪潮中,英国强租“新界”,从此香港成了英国殖民地。 秘密|朗读者背后的秘密
文章图片
千年一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让林则徐最先从封建社会中觉醒,用全新的视觉看待世界。林则徐先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对西方知识的贫乏以及国人对王朝外的一无所知,于是就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及国人对西洋的了解。林则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秀品格,不愧于称之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无论是以二战背景创作的小说《朗读者》还是鸦片战争割让香港都是战争给我们留下来的创伤。21世纪的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也发生了演变。例如:网络战、信息战、网络暴力等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