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回升展强大韧性

7月初 , 随着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投入使用 , 长三角一体化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又取得了新进展 。 位于大桥南岸的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城市一步迈入“高铁时代”;位于大桥北岸的南通也融进了上海1小时高铁朋友圈 。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建成 , 结束了长江江苏段只能从南京长江大桥铁路过江的历史 , 打通了上海通往苏中、苏北以及淮海经济区和山东半岛的快速通道 , 对进一步提高铁路过江通道运输能力 , 完善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布局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接受经济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他认为 , 在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培育层面 , 大桥的通车促进了要素资源快速流动 , 对加速长江沿线各类要素集聚、优化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 “强链补链”和产业结构重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 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 2019年5月份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 规划纲要的实施 , 激发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 今年以来 , 长三角三省一市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 , 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 , 苏浙皖各展所长 , 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
互联互通的硬件提升 , 只是长三角一体化加速的一个方面 。 根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给出的任务书、时间表 , 长三角三省一市目前已在交通能源、科创等12个领域展开合作 , 并聚焦交通互联互通、环境整治等7个重点领域 , 形成了一批项目化、可实施的制度政策 , 为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打下了基础 。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 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 示范区总规编制工作自去年7月份启动 , 由沪苏浙共同编制完成 , 是我国首个省级行政主体共同编制的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 。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还联合制定了《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22条政策措施与总体规划、产业项目准入标准等共同构筑起支撑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 , 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承载着特有的使命 , 要求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前提下 , 探索区域协同发展“中国方案” 。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上海市青浦区被放进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全新坐标系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表示:“在全国范围这是第一次 , 我们希望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 ”
区域发展一体化最大难点在于如何打破“行政区经济”束缚 , 打通要素流动“看不见的壁垒” 。 今年以来 ,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不利影响 , 但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发挥区域合作机制优势 , 迅速筑起联防联控共同防线 , 搭起复工复产协同平台 , “一体化”拉动投资、“一体化”整合市场、“一体化”对接资源 , 促进区域经济恢复 。
在浙江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一座20多层的人才大厦正拔地而起 , 这里将面向长三角地区聚集人才、孵化项目 , 并提供安居基本公共服务 。 在上海浦东 , 自去年11月份揭牌后 , 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已建立了覆盖长三角地区3200余家企业的储备库 , 成为助推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的服务平台 , 为科创板提供了
“源头活水” 。 截至目前 , 基地已与南京、杭州、合肥等28座长三角城市结为联盟 , 吸纳百余家头部机构成为联盟成员 。 人才、资金、技术加速自由流动 , 推动长三角要素市场一体化提速 。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 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体现出了强大韧性 。 数据显示 , 今年二季度 , 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均实现回升 , 且回升幅度不小 。 上海经济逐步回暖的势头也已经显现 , 前6个月 , 该市实到外资在去年同期增长13.9%的基础上又增长了5.4%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