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河|“散文之河——刘君《为文有时》创作分享座谈会”今举行

之河|“散文之河——刘君《为文有时》创作分享座谈会”今举行
文章图片

□半岛采访人员  孟秀丽
8月1日上午9时,“散文之河——刘君《为文有时》创作分享座谈会”在良友书坊举行,作者刘君现场分享了创作本书的缘由及创作过程中的故事 。与会嘉宾分析和分享了阅读刘君其文的印象和感触,在深入、细致的品读中感悟那些栖居于文字里的巧思与美好 。活动由良友书坊创始人、青岛文学馆馆长臧杰主持,嘉宾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文系主任沈壮娟,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高建刚,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戴升尧、高伟,柳已青工作室主任刘宜庆,岛城学者刘涛(高瘦人),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华等 。
之河|“散文之河——刘君《为文有时》创作分享座谈会”今举行
文章图片

天下万物皆有时,播种有时,收获有时 。2020年4月,刘君新书《为文有时》出版 。这是刘君主编《大众日报》丰收副刊17年来的编辑手记,是其在编稿、组版过程中心有所动有感而发的文字,融合了编者按、读书笔记、日记,千字文中,是感性的语言、生活的细节、即时的感悟,气象万千,灵性与悟性相通,才华与真情相融 。
座谈会现场,刘君首先分享了《为文有时》的创作过程 。这些短文是刘君的编辑手记,是工作过程中思考梳理的记录,文章篇幅受版面影响、主题也与当期版面选稿相关联,是在编辑工作中与作者以及读者的一种互动交流 。
刘君表示,这本书的出版特别要感谢刘玉堂老师,是他一直鼓励刘君将编辑手记结集出版,并提前写好了序言,可惜的是刘玉堂老师2019年故世,未能看到本书出版 。
刘君介绍说,以前做广播主持人时,爱与听众分享生活中的经历;2003年开始负责《大众日报》丰收副刊,多年的编辑生涯更让她体会到,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是写作本身 。刘君表示,希望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在树荫下读书,有一阵微风吹过”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文系主任沈壮娟从刘君的人格魅力方面解读刘君的文字,她认为,刘君生活中爱美、讲究细节,胸有侠气,才有了文字的舒朗大气;继而从好散文的标准方面展开评述与分析,沈壮娟认为刘君的散文讲究内容真实、态度真诚、真情实感、真知灼见,是好散文 。刘君基于丰富的写作经验理出来一些道理,娓娓道来又有很强的操作性,侧重于对事实的梳理 。
沈壮娟特别强调了尊重问题,认为刘君并未俯视或仰望、而是采取尊重的态度,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书写着,让书写呈现出非常重要的质地 。沈壮娟认为,这是非常宝贵的品质,真正做到尊重,可摒除掉散文写作中很多不好的走向 。
最后,沈壮娟就散文的“通透”与刘君进行探讨,的散文,认为刘君写手记非常平易——“有时像兄长,有时像姐姐,有时像孩子”,浮光掠影的东西几乎没有,是那种读了可以安然入睡的文字 。
之河|“散文之河——刘君《为文有时》创作分享座谈会”今举行
文章图片

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高建刚剖析了散文写作“看似易写实难写”的现实,每一个文体的作家都怀揣着自己的技艺和理想进行创作,例如诗歌、小说,标识性很强,散文却不然,大多属于“玩票”性质 。高建刚认为,在当前大散文体量大、地位重的时代,很多不具备大散文架构的作者不敢写散文 。而刘君的编辑手记结集出版,可见作者的思想体系、悟性最重要 。
高建刚具体分析了刘君的几篇文章,认为,本来千字文篇幅的散文,提出问题就很好,但刘君很多文章具有专家研究的深度,其思想深度很重要 。由此得出结论,作家们可以勇敢地写短散文,选好角度、写出深度即可,刘君《为文有时》的出版很有价值 。
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戴升尧认为刘君《为文有时》里的文章篇篇好看,非常独特、个性化,文笔很有灵性,能看到思想火花爆发,有感悟,有触动,对社会、自然、人生、艺术等的感悟自然地表达出来 。文字自然,清新,能触发人的感悟 。刘君用童心观察和感受纷繁复杂的世界,至真至纯,体现了文字的价值 。戴升尧表示,好的作品一定是自由状态下的智慧结晶 。读刘君的文字,扫清心上的灰尘,让心沉静下来,感受生命的智慧和艺术的真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