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打破成团想象的《I-LAND》:重塑了新的偶像养成方式

_本文原题为 打破成团想象的《I-LAND》:重塑了新的偶像养成方式
偶像|打破成团想象的《I-LAND》:重塑了新的偶像养成方式
文章图片
从《I-LAND》开播至今 , 已经过去了六周时间 。 昨晚上线的第六期 , 也即将公布在历经四次公演之后的淘汰人选 , 由全球观众一起投票助力 , 选出可以出道的12位成员 。
偶像|打破成团想象的《I-LAND》:重塑了新的偶像养成方式
文章图片
在第六期过后 , 这12人将集体进入下一阶段的出道准备 。 节目也将从原来聚焦全体23人 , 转变为聚焦有成团出道机会的12人 , 后续的呈现方式仍未可知 。
节目将最初“饥饿游戏”式的观感 , 一直延续至今 。 看完快过半的节目 , 终于可以认定 , 这档节目依旧是偶像养成的路径 。 只是这样的养成 , 有着不一般的逻辑 , 调动观众、“全民”的也是不一样的情绪 。
偶像|打破成团想象的《I-LAND》:重塑了新的偶像养成方式
文章图片
偶像|打破成团想象的《I-LAND》:重塑了新的偶像养成方式
文章图片
无干预式的自由成长
其实讨论这档节目 , 除了新模式、新赛制、新场景带来的全新观感以外 , 还有一些背后的本质逻辑值得我们思考 。 其中所涉及到的 , 可能是韩国偶像团体在当下想突破的运营及商业逻辑 。
偶像|打破成团想象的《I-LAND》:重塑了新的偶像养成方式
文章图片
《I-LAND》打造的男团完全由娱乐公司Big-Hit发起制作 , 打造属于自己的男团成员 , 制作人有着宏观统筹且把控的权利 , 到后续全民也可以参与 , 选择自己喜欢的成员为他投票 。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这群练习生的高度集训和严密观察之上 。
目前播出的几期里 , 除了四次公演测试会呈现舞台表演外 , 真人秀的片段占比绝大部分 。 无尽的观察素材 , 无限放大了个体的性格特征 , 以及人物在各个情境的立体形象 。 核心人物跳舞唱歌等能力远不如个性差异更深入人心 。
偶像|打破成团想象的《I-LAND》:重塑了新的偶像养成方式
文章图片
制作人、明星导师的角色 , 始终仍处于观察者的位置 。 从首期节目开始毫无干预式的观察 , 到后期在舞台表演前蜻蜓点水式的指点 , 观察和了解练习生的资质、潜力和业务水平 , 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 。
不仅是方时赫、Rain和Zico的制作团三人组 , 节目还邀请了行业内知名的舞蹈指导、表演指导和声乐指导前来 , 观察练习生们的每次舞台表演及准备状态 , 并提出意见 。
偶像|打破成团想象的《I-LAND》:重塑了新的偶像养成方式
文章图片
直到第六期 , 制作团才会综合前期的观察和对练习生实力的判断 , 行使淘汰三名成员的权利 。
从首期节目内投开始 , 23位男孩就已经是完全自主学习和生活的状态 , 或被动或主动的自我养成 , 几乎可以在无“角色干预”下的自我成长 。 这种无干预 , 更多的是指无导师角色引导式的给予帮助 。
偶像|打破成团想象的《I-LAND》:重塑了新的偶像养成方式
文章图片
而节目赛制就是助力成长和施加压力的催化剂 。 成长是在集体合作、同一环境中自我形成的 。 当尚未成熟的个人融进集体 , 个性中的优缺点就会尽数暴露出来 。 这也让观众在对人物的观察时 , 有洞察人性的感受 。
节目故事线很简单明了 , 谁究竟能通过努力留在I-LAND上 , 拿到最终的出道机会 , 这就是前期一直在铺陈和叙述的故事 。 而最终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练习生们自主决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