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鸮|打架的??,交配的红隼,消失的长耳鸮,北京城里的那些野生动物( 三 )


长耳鸮从天坛消失 , 啄木鸟找到新的巢穴
在北京城的冬天 , 也能看到猫头鹰 , 过往它们会在天坛公园越冬 , 一棵参天古树上就会蹲着十几只羽毛棕黄色、眼睛橙红色的长耳鸮 。 随着天坛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 , 2018年左右 , 长耳鸮从天坛消失了 。
从表面看 , 近几年天坛一带的环境好像没有发生什么大变化 。 其实改变发生在人们未曾留意的地方 , 天坛周边的胡同经历了一次次整治 , 卫生环境变好了 , 但长耳鸮的食物——老鼠 , 也变少了 。
在天坛长耳鸮消失之后 , 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做了一个关于北京长耳鸮的调研 。 他们沿着沙河、潮白河、大运河这几条水系 , 零零散散地找到几只长耳鸮 。 它们白天躲在河边的树上休息 , 晚上俯身冲到水面 , 捕食河中的鱼和泥鳅 。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扩张 , 类似"长耳鸮在天坛消失"的事时常上演 。 北京野生救护中心近几年接收了更多五环六环之间的受伤动物 , 这几年 , 五环六环之间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 栖息地的减少让动物们的处境变得困难 。
长耳鸮|打架的??,交配的红隼,消失的长耳鸮,北京城里的那些野生动物
文章插图
在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宋大昭的印象里 , 十五六年前 , 他在通州的家附近还有农田和荒地 。 到了夏日的夜晚 , 就是百鸟争鸣的时候 , 猫头鹰、杜鹃、夜莺等叫声此起彼伏 。 那时 , 宋大昭还能在家附近看见一种鹰来北京过冬 , 但是到了2008年左右 , 这种鹰就从北京消失了 。
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 不总是剧烈的 , 一些变化是未被察觉的 。 气温、空气湿度的变化 , 甚至是河水的流速变化 , 都会对一种物种在区域内的存在造成影响 。 这些年 , 北京的地下水位下降 , 很多河流和沟渠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 加之水质变差 , 北京原本有的八十多种原生鱼 , 到如今锐减到了四十余种 。
在上水自然保护中心张棽的印象里 , 白河峡谷里曾有鹮嘴鹬 。 这是一种有着红红长长嘴巴的大鸟 , 喜欢蹲在河流的鹅卵石上 。 但随着水流的改变 , 鹮嘴鹬也从白河峡谷中消失了 。
同样从北京消失的还有小弄蝶 。 人们在冬天割掉河边的芦苇秆 , 也割走了小弄蝶产在芦苇丛中的卵 , 小弄蝶的数量随着每年冬天的一轮轮收割而消失 。
近二十年 , 北京城市扩张迅速 。 张棽家住在北三环附近 , 上世纪九十年代 , 出门还能看到农田 , 夏夜的四合院里 , 能看到一闪一闪的萤火虫 。
长耳鸮|打架的??,交配的红隼,消失的长耳鸮,北京城里的那些野生动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