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毛泽东棋盘上的美国和苏联( 五 )


06 中美契机
美国历史上打过很多战争 , 最窝心的两场战争便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 朝鲜战争之后 , 出于遏制中国大陆的思维 , 美国打了越南战争 , 结果掉进泥坑 。
尼克松上台之后 , 急需甩掉越南战争的包袱 , 一直在寻找契机 。
得知苏联要干蠢事之后 , 尼克松很高兴 , 认为找到一个向中国传递善意的机会 , 立刻把消息泄露出去 , 传向全世界 。 这是中美缓和的第一个契机 。
尼克松的举动把勃列日涅夫气得大叫 , “美国佬出卖了我们!”
毛泽东得知苏联疯狂的想法之后说:“不就是要打核大战嘛!原子弹很厉害 , 但鄙人不怕!”——战略上藐视敌人 。
但是在战术上 , 毛泽东给予苏联足够的重视 , 果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 , 全国很快进入了“要准备打仗的”临战态势 。 大批工厂转向三线 , 大学外迁(中科大就是那时迁出北京的 , 原本要迁到河南、被拒 , 不得已迁往安徽) 。 中央开始向外地疏散在京老干部 , 北京等大城市开挖地下工事 。 解放军全面进入临战状态……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 , 毛泽东开始重新审视中美关系 。 所以在1971年春 , 中美实现乒乓球队互访 , 形成独具特色的“乒乓球外交” , 为中美和解送来第一缕阳春(半世纪之后 , 那位最牛八零后 , 效仿“乒乓外交”的经验 , 照猫画虎 , 搞了一场“篮球外交”) 。
乒乓球队互访几个月之后 , 1971年夏(7月) , 基辛格借道巴基斯坦 , 秘密访华 , 分别拜会周恩来与毛泽东 , 为尼克松访华打前站 。
同为国务卿 , 对比下基辛格与蓬佩奥 , 就会发现国务卿与国务卿之间的差别也很大 。
07 历史交汇
苏联不仅威胁中国 , 还全方位支持印度 , 趁中美尚未缓和、中国内部搞运动之机 , 支持印度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底 , 九一三之后) , 把巴基斯坦打解体 。
当时中美都支持巴基斯坦 , 苏联这一手相当于把中美一起阴了 。 但同时也给中美制造了第二个和解的契机 。
从那之后 , 中美意识到苏联是彼此共同的对手 。 尼克松看到 , 仅仅甩掉越战包袱还不行 , 要顶住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 , 还要和中国和解 。
尼克松能看到的局面 , 作为大战略家的毛泽东自然早就了然于胸 。
毛泽东不动声色 , 等待契机 , 等尼克松行动 。
1972年2月21日 , 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 , 震惊世界 。
毛泽东和尼克松的谈话其实非常轻松 , 谈谈哲学、聊聊天 , 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
那些站在历史浪头上的大人物们 , 其实都是举重若轻 。 毛泽东一辈子 , 不论是作为农民、还是书生、统帅、领袖 , 不论顺境还是逆境 , 都是从容不迫 。
但是毛泽东去世之前 , 没有拉开改革开放大幕 , 也没有实现中美建交 。 这段故事说起来非常复杂 , 我已经在不被理解中做过详细论述 , 这里不再重复 。
他知道中美关系到了历史拐点、知道尼克松会来 , 坐着等待便是 。 中美从朝鲜战场拳拳到肉 , 到越南战场相互克制(中国没有派军队 , 美国陆军不过17度线) , 再到1971年毛泽东和尼克松握手 , 算是不打不相识 。
从宏观历史看 , 中美交汇是世纪性洪流——
政治上讲 , 直接改变了冷战版图 。 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逐渐消弭于无形 。
经济上讲 , 中国改革开放和美国全球化思维兼容互补 , 共同推动了过去数十年全球经济繁荣 。 但如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犯了和苏联类似的错误 , 总认为自己有恩于中国(其实中美合作也是双赢) , 要求中国依赖自己 , 想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中国 。
中国当年拒绝了苏联政治军事上的霸权逻辑 , 现在自然也会拒绝美国在经贸上的霸权逻辑 。 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兜售“新冷战”时 , 显然不明白尼克松与基辛格当年让美国获利有多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