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诈骗手法层出不穷 公众如何提防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题:诈骗手法层出不穷 "黑灰产"推波助澜--高压下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观察
新华社采访人员熊丰
公安部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 , 今年上半年 , 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0.1万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9.2万名 , 同比分别上升73.7%、78.4% 。
近年来 , 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新型网络犯罪快速上升 , 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多轮打击整治行动 。 高压之下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何屡禁不绝、边打边冒?面对诈骗分子层层伪装、环环设套 , 老百姓应该如何识别骗局 , 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诈骗手法层出不穷
今年以来 , 受疫情影响 , 随着群众生产生活加速向网上转移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相应高发多发:一些网民有的因申请贷款被诈骗;有的被诈骗分子谎称"兼职'刷单'可以赚钱"诈骗;有的在网上购物被冒充客服的人员诈骗;有的因网络交友、网络赌博被诈骗 。 此外 , 冒充公检法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仍然使不少群众上当 。 据了解 , 以上5类案件占目前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比重超过70% 。
例如在贷款类诈骗中 , 诈骗分子引诱被害人登录虚假贷款网站或下载APP , 然后仿照正规贷款平台流程 , 要求受害人填写相关个人信息 , 最后再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为由 , 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 。
在虚假购物类诈骗中 , 诈骗分子以低价推销商品、服务 , 再以手续费、订金、预付款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先付款 , 待收到钱后 , 将被害人联系方式"拉黑"或者直接失联 。
还有一些诈骗分子在各种QQ群、微信群、招聘网站中发布兼职信息 , 声称招募兼职网络"刷单" , 以高额佣金为诱饵诱骗当事人上钩 。 第一次小额的佣金往往会兑现 , 待当事人"刷单"金额较大时 , 诈骗分子就会以系统卡单、错误等理由不予退还本金 。
公众应当如何提防这些形形色色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二级巡视员郑翔介绍了几个"小贴士":广大群众要牢记 , 凡是"网上贷款需要先交钱"的不要相信;凡是"网上兼职'刷单'刷信誉"的不要相信;凡是"退款退税需要先打钱"的不要相信;凡是"网络购物以手续费、订金、预付款等理由要求先付款"的不要相信;凡是"自称公检法电话要求转账"的不要相信 。 同时 , 不轻易登录陌生网址链接、不轻易添加陌生QQ和微信、不轻易下载陌生APP、不向陌生账户转钱 。
"黑灰产"推波助澜诈骗群体"裂变"趋势明显
近年来 , 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 , 已成为上升最快、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 。 郑翔介绍 , 当前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总量不断上升;犯罪团伙大多隐藏在境外;作案手法组织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诈骗团伙作案目标性强;为诈骗团伙提供服务的"黑灰产"在不断扩大 。
互联网时代 , "非接触"式作案大大降低犯罪成本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群体呈现逐步泛化的特点 。 "今天还是员工 , 明天就成团伙老板 。 "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区分局民警孙敏虎说 , 诈骗群体"裂变"趋势明显 , 一个诈骗集团被解散或被打掉后 , 其他"员工"迅速招兵买马 , 成立若干新的诈骗团伙 , 继续实施诈骗 。
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刘益表示 ,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施的对象从不特定向特定转变 , 对受害群体进行精准分析 , 甚至出现"个性化定制"的诈骗手法 。
庞大的"黑灰产"也是电信网络诈骗迅猛发展的幕后推手 , 为诈骗集团提供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手机卡、银行卡以及洗钱套现、市场营销、技术支撑等服务 。 公安机关侦破的多起贩卖"两卡"专案中 , 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多达成百上千人、缴获"两卡"数量有的以吨计 。
打击力度前所未有高发类案件得到遏制
近几年 , 全国开展了多轮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各地全力推进打击、治理、防范工作 , 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 2019年 , 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0万起、抓获嫌疑人16.3万人 , 同比分别上升52.7%、123.3%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