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唐宪宗时期和吐蕃虽然以和平为主但是中间也多有曲折坎坷

唐宪宗李纯是中唐时期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 其在位的十五年间 , 任用李吉甫、杜黄裳、李绛、裴度等几位贤相 , 力主革除弊制、养兵削藩 , 讨刘辟、除李琦、收魏博、平淮西、灭李师道 , 李愬雪夜入蔡州便发生在这一时期 。
随着唐廷权威的再度树立 , 沉疴数十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几乎一扫而空 , 各地藩镇都开始重新上缴赋税 , 接受朝廷任命的官吏 。如果不是之后穆宗、文宗等几位皇帝实在不堪 , 唐朝的国祚尚有逆转的可能 。
正因于此 , 目前史学界多将目光专注于“元和中兴”时期 , “两税制”推行和“削除藩镇”之上 , 少有人关注宪宗在位期间唐蕃两国的博弈 。今天就来说说双方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博弈 。
Array|唐宪宗时期和吐蕃虽然以和平为主但是中间也多有曲折坎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德宗朝“平凉劫盟”爆发后 , 两国关系全面进入冰冻期 。在此期间 , 德宗接受了李泌“北和回纥、西联大食、南通南诏”的连横之策 , 在东亚构建了一个“反吐蕃联盟” , 史称“贞元之盟” 。
应该说“贞元之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回纥在与唐朝结盟后 , 同吐蕃在天山南北爆发了多次血腥的战争 , 极大消耗了吐蕃的军力 。唐德宗贞元十年6月(794年) , 南诏国也与唐朝重归盟好 , 并与吐蕃兵戎相见 。面对南诏国的背离 , 吐蕃朝廷极为愤怒 , 称南诏为“两头蛮” , 以斥其“首鼠两端” 。
身在多国围攻之中 , 吐蕃也有点招架不住 , 吐蕃赞普赤德松赞开始谋求同唐朝缓和关系 , 以便集中军力同回鹘死磕 。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五月 , 吐蕃首先向唐朝伸出了橄榄枝 , “五月二十六日 , 吐蕃遣其臣论颊热入贡” , 商讨和谈会盟之事 。这次 , 德宗没有执行他著名的对蕃“三不政策”(不许入境、不接盟书、不见使臣) , 不但接待了蕃使 , 还在“六月十三日 , 唐遣右龙武大将军薛抷使于吐蕃 。” 。这次十七年间的首次互访 , 意味着两国冰冻期的结束 。
Array|唐宪宗时期和吐蕃虽然以和平为主但是中间也多有曲折坎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德宗态度的转变 , 有可能基于上年唐军在维州大胜吐蕃 , 生擒了吐蕃内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大使论莽热 。这让他觉得 , 有底气开始和吐蕃恢复接触 。
两国之间的关系 , 就是这么充满悖论 , 有时“接触反倒需要更多勇气 , 而封锁却源于怯懦” 。这种情况 , 直到今天依旧反复出现 。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德宗李适驾崩 , 长子李诵继位 , 是为唐顺宗 , 改国号“永贞” 。但顺宗李诵只干了八个月皇帝 , 便禅位其子李纯 , 自己做了太上皇 。
Array|唐宪宗时期和吐蕃虽然以和平为主但是中间也多有曲折坎坷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纯继位后 , 唐蕃关系继续缓和 , 两国会盟之论不断发酵 。但朝堂上使臣往返的热络局面 , 并没有映射在边疆地区 , 吐蕃军队依旧岁岁寇边 , 唐军也在随时谋求反击 。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 古代王朝文武之间从来都是一对矛盾体 , 军功是武将晋升的唯一途径 , 所以发动战争变成了一件可以获利的买卖 。而吐蕃则更为严重 , 由于吐蕃军队的战果是分账制 , 赞普和边将各得其利 。导致战争成了边将及其家族 , 获取财货的最佳手段 , 会盟就意味着断了豪门的财路 , 边疆节度当然不愿意了 。
对此 , 中原史料里有几条很有意思的记载 。《册府元龟·将帅部》和《全唐文拾遗》元和三年(808年)条目里记载:“有青石岭 , 岭多美土 , 每军人耕获 , 屡为蕃寇掠夺 。”“今每秋戎入塞寇泾 , 驱其井闾父子 , 与马牛杂畜 , 焚积聚 , 残庐室 , 边人耗尽 。”《资治通鉴》记载:“陇州地与吐蕃接 , 旧常朝夕相伺,更入攻抄,人不得息 。惟简以为边将当谨守备 , 蓄财谷以待寇 , 不当睹小利 , 起事盗恩 , 禁不得妄入其地;益市耕牛 , 铸农器以给农之不能自具者 , 增垦田数十万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