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讲历史|一位官员告诉崇祯皇帝,为什么反贼越剿越多,北京兵力严重不足

崇祯皇帝在中极殿召见文武大臣 , 讨论对策 。
参加朝见的一共有三十多人 , 崇祯皇帝问起如何应付当前的危局 , 大臣们“漫应支吾 , 无他语” , 所以讨论了半天 , 不过是练兵、催饷的旧话 , 没有谁提出新鲜、有用的见解 。
【依依讲历史|一位官员告诉崇祯皇帝,为什么反贼越剿越多,北京兵力严重不足】榆林陷落的消息传到北京 , 而此时 , 李自成已经挥师奔向宣府 。
崇祯皇帝命令宫中太监上城 , 守卫九门 。 太监们的作用 , 一方面是补充兵力的不足 , 同时监督守城将士 , 严格监视出入人等 。
这里说的九门 , 指的是北京内城九门 , 分别是城北的安定门和德胜门 , 城东的东直门和朝阳门 , 城南的崇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 , 城西的阜成门和西直门 。
依依讲历史|一位官员告诉崇祯皇帝,为什么反贼越剿越多,北京兵力严重不足
文章图片
崇祯皇帝又命令襄城伯李国桢提督城防 , 全面负责城防事务 , 同时兼管西直门 。 其它的每个城门派“勋臣一人卿贰二人”具体负责 。
守城的兵力严重不足 。 有人建议 , 可以从民间挑选精壮之人 , 补充城防人员 。 大学士魏藻德反对 , 认为百姓没有经过训练 , 没有经过战阵 , 作用不大 。 更重要的是 , 百姓害怕贼寇 , 万一交战之时他们率先溃逃 , 必定影响军心 , 形势恐怕就很难收拾了 。 ”
崇祯皇帝认为有道理 , 下令禁止百姓上城 。
这个决定是明智的 。 后来的事实证明 , 即使那些吃皇粮的官兵和太监们 , 都不愿为朝廷、为皇爷奋力守城 , 普通的百姓更不会卖命 。 这和作战经验关系不大 , 和民心的向背关系很大 。
《崇祯长编》记载 , 早在这一年的正月 , 兵科都给事中曾应遴在一份奏疏中谈到当前形势的关键 , 不是贼众的人数太多 , 势力太强大 , 而是百姓们愿意响应贼人的号令 。 造成的结果就是 , 贼人所到之处 , 百姓要么归降 , 从逆成贼 , 要么望风而逃 , 所以各处无人可守 。
这种风气的出现 , 原因在于贫富的极度分化 , 富裕者越来越富 , 贫困者越来越贫穷 。 富裕者过着安逸的寄食生活 。 而贫穷者虽然每日里苦苦挣扎 , 但始终看不到摆脱贫穷的一线希望:
“今之绅富 , 率皆衣租食税 , 安坐而吸百姓之髓 , 平日操奇赢以役愚民 , 而独拥其利……故富者极其富 , 而每至于剥民;贫者极其贫 , 而甚至于不能聊生 。 ”
依依讲历史|一位官员告诉崇祯皇帝,为什么反贼越剿越多,北京兵力严重不足
文章图片
即使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危机 , 那些富裕者依然守财如命 , 继续盘剥无度 , 不清楚自己高高坐在累卵之上的危局 。 曾应遴举了两个典型的例子 , 一个是西安的秦王朱存枢 。
秦王朱存枢是朱元璋二儿子朱樉的后代 , 世代累积 , 秦王府的财富富甲天下 , 而陕西一带近年来一直天灾不断 , 灾民遍地 , 秦王府并没有拿出财富来赈济百姓 , 这些灾民无以为生 , 不想坐而待毙 , 只好追随李自成 , 成为农民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
崇祯十六年十月 , 李自成攻破西安 , 秦王朱存枢投降 , 被任命为权将军 , “妃刘氏死之” 。 李自成打开秦王府的府库 , 缴获的财富不下千百万 。 后来朱存枢和晋王朱求桂跟随李自成去了北京 , 不知所终 。
另一个事例发生在基层 , 富有的乡绅与贫苦百姓之间对立 。 山东莱阳的百姓帮助守城 , 得到犒赏 。 危机过后 , 乡绅张宏德追讨百姓们得到的犒赏 , “痛笞而窘迫之” 。 后来兵难再起 , 张宏德被逼交出百万两银子 , 然后被杀 。
贫富对立如此尖锐 , 当事变之时 , 秦王也好 , 莱阳的乡绅也好 , 怎么能够指望千百万的百姓起来捍卫地方 , 与他们休戚与共?
所以曾应遴说:“国家者 , 不患寡 , 而患不均;不患贫 , 而患不安 。 ”
他因此请求崇祯皇帝 , 把他的这份疏文刊布中外 , 号召各地藩王和乡绅汲取教训 , 为国家、为百姓捐出自己的部分财富 , 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 , 其实也是拯救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