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文史|鸦片本是治病的良药,到底是如何变成毒品的?原来是使用方式变了( 二 )
《步步惊心》中的鼻烟壶
荷兰人占领台湾是在1624年 , 这样鸦片吸食方法传入台湾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1683年 , 康熙皇帝收复台湾 , 台湾与内地的交流也日渐密切 , 鸦片的吸食方法也随之传至东南沿海 。
《娘道》中 , 用孩子换鸦片
1721年 , 出巡台湾的黄叔璥在《台海槎录》中说:“鸦片出咬留吧”“鸦片烟 , 用麻葛同鸦土切丝于铜铛内 , 煮成鸦片拌烟 , 另用竹筒实似综丝 , 群聚吸之 , 索值数倍于常烟” 。 1773年 , 从台湾回京的朱景英出示所作《海东札记》 , 其中说“鸦片产外洋咬留吧、吕宋诸国 。 ”咬留吧 , 即印尼的巴达维亚 , 今天的雅加达 , 吕宋指菲律宾 。 金学诗在1791年说“鸦片产于西洋 , 康熙年间始来自泉州之厦门海口” 。 看来鸦片的吸食方法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就已经传入我国内地了 。
鸦片之所以从药品变成毒品 , 关键在于吸食方法的发明 , 随着吸食方法由荷兰殖民者传入我国 , 鸦片这一毒品也始入华夏 。 看来 , 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物产交流 , 才是鸦片成为毒品的元凶 。
鸦片鬼
文史君说罂粟本是美丽的花朵 , 也曾受到历代文人的歌咏 , 它的果实还可入药造福人类 。 可是在近代却成了毒品 , 甚至被称作“罪恶之花” 。 可罪恶的并不是罂粟花本身 , 因为罂粟花本身并没有改变 , 改变的是人们对它的利用方式 , 是人们自己发现了它的“恶” , 瘾君子克服不了脆弱 , 贩毒者克服不了贪欲 。 鸦片之毒 , 不是罂粟的毒 , 而是人心中滋生出的恶 。
参考文献徐珂:《清稗类钞》 , 中华书局2017年版 。
龚缨晏:《鸦片的传播与对华鸦片贸易》 , 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 , 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 , 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 , 谢谢!
【浩然文史|鸦片本是治病的良药,到底是如何变成毒品的?原来是使用方式变了】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 , 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 , 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推荐阅读
- 奇星坊|这个国家的父母为使孩子安静,竟然喂他们鸦片吃!
- 志愿|福建省文史和理工类本科批常规志愿院校最低投档线公布
- 定海|鸦片战争 定海三总兵血洒疆场葛云飞
- 皮肤鸦片!杭州一妙龄女子停用美容院的这款产品后“毁容”了
- 考古学家|马王堆汉墓出土千年奇书,改写世界天文史,外国学者直呼不敢相信
- 骨瘦如柴|吸食鸦片的危害有多大?晚清吸食者,男子骨瘦如柴,女子媚态毕露
- 文史复观|美国史上最著名的自杀:电视直播中,他突然对着嘴巴扣动扳机
- 文史天下谈|屹立长江江心700年,洪水淹没无数次都不倒,号称万里长江第一阁
- 抽鸦片|清朝罕见老照片小脚女人媚态十足,清朝士兵个个威武霸气!
- 英军|千年前的深谋远虑 居然让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