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金融|利率红线下调:谁受益?谁受伤?| 馨金融


馨金融|利率红线下调:谁受益?谁受伤?| 馨金融
本文插图
开放的市场竞争本身就会带来市场利率的不断降低 , 因为在信贷产品中 , 利率本身几乎就是决定性因素 , 而在透明的利率之下 , 借贷者必然会做出成本最低的选择 。
——馨金融
洪偌馨、伊蕾/文
1
互联网贷款新规落地带来的喜悦还没有持续多久 , 借贷行业就再次被阴影笼罩 。
7月22日 ,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下发(下简称「意见」》 。
其中引发市场热议的一条便是:「抓紧修改完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司法解释 , 大幅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
根据财新报道 , 此次调整后 , 民间借贷利率的保护上限很可能参考央行LPR(市场基准利率)报价的4倍 , 不到16% , 甚至低于信用卡分期18%的年化利率 。
设置利率红线一直是规范借贷市场的重要的手段 , 今年早些时候出台的「民法典」也强调了 , 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再往前看 , 在2015年互联网金融开始活跃时 , 当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就划定了两条利率红线——24%和36% 。
即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时 , 本息受到法律保护;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 , 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而在24%到36%之间的 , 则为属于可协商范畴 。
但有需求就有市场 , 尽管监管三声五令 , 依然有很多公司以不同的方式花式加价 , 比如:服务费、砍头息、手续费、搭售保险等等 。
而为了整治这种现象 , 监管部门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的严苛而具体的规则 。 为什么要强调「具体」?
其实 , 利率「红线」早已有了 , 但算法和口径却有个比较模糊的地带 , 也给不少非法机构留下了钻空子的空间 。
到了2017年 ,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的下发 , 明确将各类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统一折算为年化形式 。
这样一来便切断了平台以保险、手续费等其他方式变相提高利率的空间 , 将借贷平台的计息方式进一步规范 。
再往后 , 到2019年 ,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 , 在定罪量刑时以单次实际年利率超过36%为非法放贷的基准 。
不难发现 , 整治借贷市场的措施主要有两点 , 一是推动其费率透明化 , 二是下调利率「红线」 。
监管的初心或许并没有错 , 但这样利率管制的结果 , 借款人/企业真的是受益者么?恐怕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 。
2
关于这个话题 , 我们可以进行一次倒推 。
如果利率上限的设置是为了更多长尾用户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借款 , 那么这种手段到底能否达到最初的目标?
尤其是《意见》强调 , 其初衷是为了促进民间资本为实体经济服务 , 降低交易成本 。
早在2004年 , 世界银行就曾发布过一份讨论利率上限与小额信贷行业发展之间关系的报告 , 它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强制规定利率上限让正规和半正规的小额信贷机构很难甚至是无法覆盖成本 , 最终被挤出市场 。 贫困客户要么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而无法获得金融服务 , 要么就只能去非正规的信贷市场借钱 , 支付更高的费用 。现实也确实如此 , 即便是普惠金融 , 其在根本上与慈善行为不同 , 作为商业机构它的基础是遵循商业逻辑 。 一旦利率上限设置无法保证机构运营 , 势必将迫使他们离场 。
世行对比了小额信贷在23个有利率上限的国家和7个没有利率上限(或利率上限影响极小)的国家市场占有率后发现 , 前者的市场占有率只有4.6% , 而后者则达到20.2% , 是前者的4倍有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