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无糖饮料占据夏日市场C位 专家:无糖也不能敞开喝
本文插图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 , 被调侃“喝酒都要泡几颗枸杞”的年轻人 , 也将“养生”挂在嘴边 。 0糖0脂0卡的饮料看准了这个时机 , 频出新品 , 逐渐变成年轻消费者的新宠 。 今年夏天 , 随便走进一家便利店 , 就会发现曾经备受追捧的饮料界“大咖”可乐、雪碧、冰红茶等不再占据冰柜的“C位” , 取而代之的是种类繁多、颜值颇高的新式苏打气泡水、蛋白饮料和茶饮等 。 即使是买可乐的人 , 也会在取出可乐的一瞬间决定换个“无糖”的 , 吃甜食的罪恶感瞬间减少 。 网红无糖饮料真的无糖吗?可乐选对了吗?近日各类评测机构频频将目光“盯准”当下的网红饮料 。 无糖、低糖是近年来饮料界大为推崇的新“标签” , 毕竟在炎热的夏天 , 想喝口冰饮料解暑 , 又不想因此发胖 , 是追求健康体型的人群的新目标 。
“减糖”“限糖”是近年来的热议话题 。 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发出并升级“限糖令” , 都是在期望降低糖的负面影响 。 世卫组织所指的需要限制的“游离糖” , 指的是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 。 2015年世卫组织就曾在《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建议:限制游离糖的摄入 , 无论成人还是儿童 , 都建议把游离糖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 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 。
在国内 , 2019年7月 , 国家卫健委提出目前中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 , 即白糖、红糖等)摄入量约30克 , 国务院办公厅《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行动方案强调 , “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 。
中国的无糖潮流现在才刚开始 。 女明星们带头提倡的“戒糖”“断糖”概念 , 让部分消费者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糖分摄入 。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 在健康化的潮流之下 , 如今中国80%的消费者会关注食品饮料的成分 , 特别是饮料当中的糖分占比 。 其中 , 气泡水的受欢迎程度也明显上升 , 无糖、低糖饮料成为消费主流 。
随着养生大军的不断壮大 , 各种“无糖、零脂肪、零热量”的饮料成为大热产品 , 糖含量已经逐渐成为评价是否健康的一个新标志 。
各大饮料企业纷纷转型推出新品 , 以求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迅速布局 。 2019年 , 减糖的百事可乐集团实现收入671.61亿美元 , 同比增长3.9% 。 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样的大公司的示范下 , 去糖化的趋势席卷了国内饮料市场 。
号称“刮脂肪”的茶饮料表现十分抢眼 。 日本饮料巨头伊藤园推出的无糖乌龙茶、绿茶、大麦茶等深受消费者欢迎 , 进入中国两年之后营业额连续攀升 , 2019年比2018年增加了22% 。 而国内的三得利无糖黑乌龙茶以及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系列也成为了茶饮界的爆款 , 口感苦中带有微甜 , 既能解暑 , 又不至于甜腻 , 成为年轻人喜爱夏季饮料中的主流 。
今年 , 碳酸饮料市场风起云涌 , 既有元气森林这样的“黑马”、巴黎水等“新贵” , 也有健力宝、百事可乐等“老炮”参战 。 根据测评 , 这些无糖饮料的含糖量基本为零或非常低 , 会有甜味是因为添加了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等代糖 , 是不会被身体代谢产生热量的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 专家指出 , 所有甜味剂的原理都是在欺骗大脑 , 而大脑接收到甜味信号后 , 却发现血糖没有上升 , 反而会增加对真糖的渴望 。 对于儿童来说 , 喝多了饮料会影响食欲进而影响身体成长发育 。 可见 , 无糖饮料也不能“敞开喝” , 真的不想变胖还是要“管住嘴” 。
【饮料|无糖饮料占据夏日市场C位 专家:无糖也不能敞开喝】
推荐阅读
- 青年|无糖饮料走红,这些真相不得不知!
- 青年|奇葩的国产饮料品牌:百万年薪招聘,却要抵押房子签“卖身契”
- 广发|公募基金一周红黑榜:食品饮料产品集体看涨;诺安成长周内净值下滑5.17%
- 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号|一批“圣祥”无糖酸奶霉菌超标5600多倍!工作人员回应了
- 中新经纬|A股集体收涨:创指涨近2%,食品饮料板块全天强势
- 中新经纬|疫情下食品饮料企业半年报:养猪、速冻食品赚翻时谁心伤?
- 消费者|阿里、腾讯投资加持 1919和酒小二谁能占据零售新平台风口
- 红星新闻|“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四川省消委:当心文字游戏,可别放肆喝
- 中新经纬|注意!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涉食用农产品、饮料等
- 期汇金|大起大落之后黄金前景如何?Kitco调查:看涨情绪仍占据上风 下周金价或重返2000美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