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青稞“出川入海” 百姓增收致富
【伟大壮举·扶贫印记】
青稞“出川入海” 百姓增收致富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的脱贫之路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李晓东 方莉 闫汇芳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 不仅收的价比市场上高 , 还解决了我们销路难的问题 。 ”初夏时节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仓库外 , 斯俄乡霍古都村村民冲仁孜拿到卖青稞的钱 , 喜笑颜开地说:“过去我们种的青稞 , 每斤最高卖到1.5元 , 还不一定卖得出去 。 现在 , 全村的青稞被产业园统一收购 , 解决了销路问题 , 青稞价格也提高到了2.2元一斤 。 ”
本文插图
【时政|青稞“出川入海” 百姓增收致富】甘孜县格萨尔王城暨百村产业基地 。 刘炳科摄
本文插图
甘孜县吉绒隆沟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新居 。 游蓉萍摄
青稞 , 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 , 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 甘孜县的脱贫故事就要从这小小的青稞说起 。
地处川西高原 , 青稞产量占甘孜州七分之一 , 甘孜县被誉为“康北粮仓” 。 然而 , 多年来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 , 青稞产值低 , 销售渠道受制约 , 民众种植积极性下降 , 脱贫增收困难 。
“前几年 , 我们去百姓家里 , 发现他们囤积着大量青稞 , 少的有七八千斤 , 多的有几万斤 。 ”甘孜县委书记雷建平告诉采访人员 , 除“储备粮食防天灾”的传统观念使然外 , 青稞收购价低也导致老百姓不愿出售 。
要实现农户脱贫增收 , 青稞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 2017年 , 甘孜县委县政府决定招商引资 , 提升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我们只有一个想法 , 就是要提升青稞产值 , 让它走出大山 。 ”雷建平目光如炬 , 语气坚定 。
本文插图
甘孜县色西底乡则打村的通村公路 。 刘炳科摄
本文插图
甘孜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 刘炳科摄
然而 , 偏远、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招商引资谈何容易?2017年开始 , 甘孜县派出多个工作组到拉萨、广州、上海等地考察青稞食品加工 , 前后三次赴上海与企业洽谈 。 经过多番努力 , 2018年 , 甘孜县引进上海贝玛食品有限公司 , 在呷拉乡投资建成集“收购+加工+存储+展览”为一体的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 , 实现了产业的集中、集聚和集约发展 , 带动全县青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在园区的生产车间里 , 伴随着加工机器的轰鸣声 , 一粒粒饱满的青稞经过炒制、配料、打粉、成型、烘烤 , 一包包不同口味的青稞饼干被生产出来 。
青稞饼干生产线上 , 一个年轻的身影正在操作机器 。 她叫苏吉康珠 , 是呷拉乡笨德古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 因为家庭贫困 , 上完初中的她被迫辍学 。 “去年 , 通过政府引荐 , 我来到青稞文化产业园工作 , 当时工资3000元 。 这对我来说 , 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 ”后来 , 苏吉康珠被选派去上海学习 , 学成归来后成为管理人员 , 工资也随之提高 ,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赚到这么多钱” 。 目前 , 园区已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24人 , 人均月工资3000元 。
本文插图
甘孜县格萨尔青稞文化产业园的加工车间 。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闫汇芳摄
推荐阅读
- 时政要闻|以案说法—部分未在拆迁范围内的房子因拆迁有安全隐患,会有补偿吗?
- 时政要闻|树脂秒变增塑剂?企业偷换标注妄图“瞒天过海”
- 时政要闻|@公安人 这份电话名单,请收好
- 时政|张效房:济世以术 立心以仁
- 时政|余永富:矿石中取“真金”
- 时政|从果洛到黄南 绝对贫困全面“清零”是如何实现的
- 时政要闻|巡河巡防除隐患 公益诉讼保安全
- 时政要闻|新平公安局党员民警社区报到讲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