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科创50指数出炉 上交所、券商投行阐释变化


股票|科创板开市一周年:科创50指数出炉 上交所、券商投行阐释变化
本文插图
经济观察网 采访人员 姜鑫 1497.23 , 这是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代码000688)上市后历时行情中的最新收盘价 。

2020年7月22日 , 在一周岁生日之际 , 科创板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指数 。 这或许是科创板特殊而又不可或缺的生日礼物 。
同样在今天 , 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修订 , 科创板上市证券正式纳入到上证指数之内 。 仿佛就在昨天 , 2019年7月22日 , 黄浦江畔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上市 , 一声锣响划开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阶段 。 转眼间已过了一年的时间 。
今日收盘后 , 科创板总市值2.79万亿 , 占A股总市值的3.59% 。
截至7月21日 , 科创板已受理407家公司 , 147家进入发行阶段 , 其中包括一些“另类”企业:同股不同权的优刻得、尚未盈利的泽璟制药、有着红筹股东架构的华润微、即将以CDR(中国存托凭证)形式登陆A股的九号智能……
科创板在对科技股进行重新定义和重估效应正在体现 , 吸引一批真正的硬科技公司来上市 。

此外 , 带着注册制试点重任的科创板 , 也留给市场参与者不一样的记忆点:国盾量子首日10倍的“神话”还在记忆之中 , 市场便响起了中芯国际百万号码中签的“狂欢” 。 就在今天 , 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迎来解禁高峰 , 按7月20日收盘价计算 , 解禁规模达1811亿元 , 是年内第二大解禁周 。
数说科创板一年
2019年6月 , 科创板开板仪式上 , 科创板有了洋气的英文名字——SSESTARMarket 。 STAR取自 Sci-TechInnovationBoard , 寓意“星星、明星” , 昭示市场对科创板注册制试点的期待 。
一年之后 , 变化已于无声处开花 。 呈现在市场眼前的 , 是怎样一个科创板?
今日来自上交所的最新数据 , 交出了答卷:
一年时间里 , 科创板共向140家已上市企业“输血”2179亿元(含中芯国际69.43亿元超额配售金额) 。 从市场规模看 , 140家科创板的总市值达到了27965亿元 , 尤其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金山办公、中芯国际、沪硅产业、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寒武纪等已经迈入千亿市值 , 在资本助力下 , 带动了“中国科创”的价值重估 。
截至2020年7月20日 , 已报会注册科创企业审核用时平均62天 。 2019年平均65天 , 在2020年推行注册制2.0后 , 已缩短至2020年平均58天 。

以2019年年报数据为基数 , 截至7月17日 , 科创板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62亿元 , 平均每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3亿元 , 中位数5.04亿元;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 , 平均净利润1.6亿元 , 中位数9054万元 。
注册制基因加持下 , 科创板迎来了不少“另类”公司:数据显示 , 申报企业中55家企业选择了不含盈利要求的上市标准 , 23家企业报告期连续亏损 , 10家企业尚未产生销售收入 , 有4家红筹企业和3家特殊股权结构企业 。 其中1家(九号智能)同时为红筹和特殊股权结构 。
而在科创板已上市公司中 , 已经诞生了一批有特色的企业 , 包括8家未盈利企业(其中孚能科技仅2018年亏损 , 其他年度均盈利) , 1家差异表决权企业 , 1家红筹企业 , 5家A+H企业(中国通号、昊海生科、复旦张江、君实生物、中芯国际) , 2家带期权上市的企业(沪硅产业、昊海生科) 。

“一是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二是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 从这两大改革目标出发 , 作为增量改革的科创板设立应发挥出几大效用 。 一是短期内有好的科创企业能上市、中长期能培育出伟大的企业;二是有好的制度 , 以试点注册制作为制度创新的突破口 ,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 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 , 将选择权交给市场 , 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三是有力的保障 , 推动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 , 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 提高违法成本 , 让市场各方归位尽责保持敬畏心;四是有好的平台 , 市场化定价获得有效体现 , 实现投融资双方的利益均衡 , 提升市场参与者的中长期获得感 , 形成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 。 一年走下来 , 以注册制改革建设、发展、监管和规范科创板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 获得了一些落地成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