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原来十大元帅的排名是这么来的( 二 )
陈毅:作为新四军军长、第三野战军司令 , 他的战绩和地位明显高于贺龙 , 但他的资历不如贺龙 , 不是指党内资历 , 而是指新四军山头的形成晚于贺龙的湘鄂西 , 加之陈毅的战绩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粟裕 , 所以只能排在第六 。 说句题外的话 , 现在有很多人出于对粟裕的同情 , 对陈毅的军事水平颇有微词 。 要说与粟裕以及林刘徐彭等人相比 , 陈毅的确有所不如 , 但他毕竟从军数十年 , 从三河坝指挥数百人开始到三野司令指挥几十万人 , 野战军地方军游击队等各种经验非常丰富 , 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 陈毅还是有相当的军事才能的 。 比如新四军时期 , 他和刘少奇的战略思想有分歧 , 刘的思路多从政治上着眼 , 但具体问题考虑不周到 , 而陈的思路更实际、更缜密 , 更具备可操作性 , 这都缘于陈多年的实践经验 。 比如郭村保卫战 , 叶飞按照刘少奇的布置 , 冒险作战 , 结果险些全军覆没 , 幸亏运气好 , 得以险胜 。 郭村之后 , 刘少奇不接受教训 , 还想搞个更大的固守待援战役 , 一举解决苏北问题 , 但陈毅没有执行 , 而是和粟裕实事求是的制定了作战计划 , 这才有了后来的黄桥大胜 。 在元帅中 , 陈毅的军事才能起码不低于朱贺罗聂叶 , 而他的统战外交才能更是出类拔萃 。 最出色的就是黄桥之战 , 可以说将军一张嘴 , 能顶十万兵 。
罗荣桓:论资历罗荣桓不应排在第七 , 他跟林彪比都勉强 , 而且没有林彪那样的赫赫战功 , 他虽然主持过一个大战略区 , 但时间只有短短三四年 , 其他时间都是给别人当助手 , 抓政工 。 但当时中央肯定已内定罗荣桓为八届政治局委员 , 如果排在三个非政治局委员后面 , 显然不大合适 , 加之他是毛泽东的爱将 , 而且在山东几年 , 功劳还是巨大的 , 所以排在了第七位 。 为了加重罗荣桓的分量 , 还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人大副委员长的职务 , 跟后面的徐聂叶只是人大常委相比 , 就更名正言顺一些了 。
徐向前:徐向前和粟裕一样 , 都是天才军事家 , 但可惜造化弄人 , 中央把他派到了鄂豫皖而不是中央苏区 , 之后又把张国焘派来了 , 张国焘又是个野心家 , 还是个较低能的野心家 , 不服中央 , 但又斗不过中央 , 结果影响徐帅因此受了一辈子牵连 , 尽管早年战功赫赫 , 但抗战开始以后一直缺乏施展才华的机会 , 49年解放山西一役虽然精彩纷呈 , 毕竟是大战尾声 。 尽管毛泽东后来了解了徐帅的忠厚品质 , 有意提携 , 让徐以华北军区副司令兼总参谋长 , 而聂荣臻以华北军区司令之尊才任副总长 , 终究为时已晚 。 如果不是照顾四方面军的资历 , 他战争时期的最后职务连元帅都难以评上 。 尽管只排第八 , 又夫复何求呢?
聂荣臻:如果按抗战时期的势头 , 聂不应该只排第九 , 当时晋察冀是我军四大根据地之一 , 聂是军政指挥一把抓 , 是重要的方面大员 。 可惜他的能力只擅长建设根据地 , 不擅长打正规战 , 也就是说还是红军时期的思想观念和军事素养 。 一进入解放战争 , 这种缺陷就暴露出来了 , 他手下又没有粟裕这样的副手 , 同时 , 如果面对的对手是刘峙还好 , 偏偏还是个悍将傅作义 , 结果 , 只能自保 , 无力进攻 , 打了三年仗 , 部队没太大发展(与其他几支部队相比) , 使毛泽东对他失去了信心 。 实事求是的说 , 这也不怪聂荣臻 , 他其实并未系统的学习过军事 , 从黄埔军校教官开始 , 虽然从军 , 但一直是搞政治工作的 , 这个经历和陈毅有点相似 , 但陈毅毕竟从湘南暴动开始就具体接触军事指挥 , 而且是从基层做起 , 在中央苏区时当过军长、司令 , 长期独立指挥军事 , 经验丰富 , 聂荣臻则到晋察冀时期才开始独立指挥军队 , 而且任务主要是建设根据地 。 所以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发展缓慢也是情有可原的 。 解放后发展国防科技他还是大有作为的 。 不过这样 , 他也只能排第九了 。
推荐阅读
- 烟燃叔|为何要向七品小官赔罪,原来他怕一个人,赵匡胤贵为皇帝
- 诸葛亮|诸葛亮临死前因问了刘婵一句话,让他冷汗不止并说:原来你不傻
- 十大元帅|十大元帅中,有4个老总5个帅,为何称呼上有老总、总和帅的区别?
- 爆品历史原创短视频|为何太监打破头去伺候?原来是为了“享福”,古代嫔妃被打入冷宫
- 张云逸|十大元帅外唯一享受元帅待遇之人,搭档更牛,没职务级别比他还高
- 历史大小文化|并且还砍下他的头颅,原来另有用处,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
- 猫九娱乐|甲壳虫原来是希特勒亲自设计的?2003年7月30日老款式甲壳
- 小z说历史|而叫扶苏,胡亥?,秦始皇嬴政儿子为什么不姓秦
- 袁世凯|清朝为什么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五个月内就土崩瓦解?原来这才是真相!
- 明清谈史|原来他们是这样来区分品级的!你知道几种?,清朝官服上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