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蚂蚁上市谁收益( 二 )


“从国家层面来看 , 蚂蚁这种巨型企业能够在两地上市 , 是对上海和香港两个经济中心的支持 。 从蚂蚁自身来看 , 这种估值、用户规模的企业需要两地上市才能支撑起来 。 ”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告诉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
于百程表示 , 蚂蚁集团规模非常大 , 业务全球化 , 两地同步上市 , 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全球性影响 , 另外也利于吸引更多境内外的资本参与 。 此前 , 多次传蚂蚁可能在香港上市 , 可能相应准备已经比较充分 。
事实上 , 除了蚂蚁集团之外 , 京东数科、微众信科等数字科技服务公司也在科创板上市的路上 。 “这些优秀公司登陆科创板 , 一方面能够丰富科创板的公司类型 , 提升科创板质量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金融科技行业也是一剂强心针 , 借助资本市场 , 强者恒强 , 优胜劣汰的行业结构将会得到强化 。 ”于百程表示 。
“我们欣喜地看到 , 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举措 , 为新经济公司能更好地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包括国际资本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 , 我们很高兴能有机会参与其中 。 ”井贤栋说 。
估值水涨船高
蚂蚁集团正式成立于2014年10月 , 是国内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母公司 , 旗下涉及的业务众多 , 包括支付宝、余额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业务板块 。
根据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披露的年报显示 , 截至2020年3月31日12个月期间 , 数字金融服务贡献了蚂蚁集团总收入的50%以上 , 数字金融服务在中国主要包括三个类别:理财、微贷和保险 。
今年7月9日 , 路透社披露了蚂蚁集团去年的业绩:2019年蚂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人民币 , 净利润为170亿元人民币 。 但蚂蚁集团否认了这一消息 。
最近 , 蚂蚁金服刚刚完成了更名 。 7月 , 蚂蚁金服运营主体原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 , 正式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更名之后 , 其对外简称统一变更为“蚂蚁集团” 。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 其强化“科技”属性 , 并变为股份有限公司 , 大概率在为后续上市铺路 。 一般来说 , 科技公司比较容易获取更高的估值 。
在上市前 , 蚂蚁集团有过多轮融资 。 2015年7月 , 蚂蚁集团进行A轮融资 , 筹得18.5亿美元 , 市场估算其当时估值超过450亿美元;2016年4月完成了B轮融资 , 规模达到45亿美元 , 估值为600亿美元 , 由建行旗下中投海外和建信信托、中国人寿、中邮集团等机构参投;2018年又宣布新一轮融资 , 融资总额达140亿美元 。 彼时有消息称 , 融资完成后 , 蚂蚁金服估值达1500亿美元 。
“蚂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 , 并多次传出上市准备的消息 。 但一直没能上市成功 , 这和监管政策、市场环境、估值以及自身迫切性等因素有关 。 ”于百程表示 。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