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历史上长江水患并不严重,为啥现在长江的洪涝灾害却愈演愈烈?真相原来在这里!( 二 )
1954年 , 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 , 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有123个县市受灾 , 洪涝灾害农田面积317余万公顷 , 受灾人口1888余万 , 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 更对以后几年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998年 , 长江出现8次洪峰 , 数千万人受灾 , 直接经济损失1661亿元人民币 。
长江流域图
长江近些年来特大洪水频发的原因一:人水争地
长江流域虽说降雨量集中、水量充沛而且支流丰富 , 但即便从汉代开始就有洪灾的记载 , 破坏力却都不大 , 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湖泊拥有非常好的水资源自动调蓄作用:降雨量、支流水量大导致长江水位上升时 , 江水便进入湖泊 , 然后长江水位逐步下降 , 减少了洪涝灾害发生的几率;
而在降雨量小、支流水量小时 , 长江水位下降 , 湖泊的水便回流入长江 , 继续滋养生活在长江边和长江里的各种生物 , 维持着一种科学的循环和平衡 , 让人不得不佩服自然的力量 。
并且当时长江流域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 , 人口相对黄河流域来说要少得多 , 经济发展也要落后于黄河流域 , 当时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
但随着北方战乱频发 , 国家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 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向南方聚集 , 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的人口开始激增 。
洞庭湖的变迁
众所周知南方大多是山地丘陵 , 平原分裂严重 , 一直存在人多地少的问题 , 而大量人口的涌入使得人地矛盾开始越来越尖锐 。 为了能够生存并且生活下去 , 人们需要获取更多耕种作物的耕地、建房的土地 , 于是“围湖造田”开始成为大力发展农业的主要内容 。
从两宋时期开始 , 围湖造田的活动进入高速扩张和发展阶段 , 尤其是南宋时期 , 东南地区被围垦的湖泊多达数十个 , 鉴湖、太湖、东钱湖、西湖等著名湖泊都曾被围垦 , 鄱阳湖、洞庭湖等更是重点被围垦的对象;
进入明清以后 , 围垦活动更为盛行 , 从1825年到1905年 , 过度围垦使湖面面积缩小近1500平方公里 。
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并非没有认识到围湖造田带来的坏处 , 两宋时期便禁止围湖造田侵占水利;明代万历年间 , 朝廷一次清出围湖造田数目达80万顷;乾隆年间湖北巡抚彭树葵就指出:“人与水争地为利 , 以致水与人争地为殃” , 开始废田还湖 。
张飞庙的涨水线
但由于人口压力实在太大 , 在生存和洪水面前 , 很多人依然毫不犹豫选择了生存 , 选择继续顶风作案围湖造田;而当地地主豪强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也经常围湖造田 , 其力度甚至要远超过民间普通百姓 , 危害更大 。
而朝廷对此也毫无办法 , 毕竟断人生计激起民变会导致官员乌纱帽不保 , 倒不如把堤坝修得坚固点来得更加现实 。
之后围湖造田并未停止 , 反而呈现出一种愈演愈烈的态势 。
长期的围湖造田导致长江流域负责调解洪峰的8大蓄水湖泊面积相比50年代减少了33% , 减少面积达到5500平方公里 , 其中“八百里洞庭”从清中叶的6000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2579平方公里 , 鄱阳湖面积也从1954年的5160平方公里下降到1997年的3859平方公里 。
由于湖泊不断减少 , 调节作用也不断减小 , 大量的水没有了去处 , 只能满出来 , 从而形成了洪涝灾害 。
向山要地的梯田
二: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随着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 人与土地的矛盾也开始不断激化 , 除了围湖造田 , 也有人选择向山林索要土地 , 开始烧山开荒 , 大量森林植被被破坏 。
而随着土豆、红薯、玉米等耐寒、耐旱而且适应力强的作物的引入和大规模种植 , 西南地区原本贫瘠无法耕种的山地也被开发出来 , 砍伐森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 史书记载当时四川盆地的山地出现“水痕条条 , 只存石骨”的景象 。
此外国家进行的各种大型工程也需要大量木材 , 这些木材主要来自湖广和四川 。 如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 万历皇帝重修三大殿 , 仅这一年就采木“两万四千六百一十根块” 。
推荐阅读
- 丹说历史|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冯姓先祖,后代将相辈出,历史上的小人物
- 太监|历史上有个太监,不仅睡遍后宫,还直接跟皇后生了个娃
- 百年二货|以养子身份登上皇位,几乎没有污点,历史上相当出名的一位明君
- 小祥爱生活|下嫁吴应熊,结局比鹿鼎记要悲惨的多,历史上真正的建宁公主
- 科技论|不把皇帝放眼里,历史上比皇帝还要牛的5大权臣
- 霍山风云客|其中2位是绝色美女,至今还有人在寻找,历史上神秘失踪的3个人
- 吴紫论历史|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太后:为了江山社稷,不惜牺牲自己,与别人生下孩子
- 科技论|你知道几个?,中国历史上有四个抗击匈奴的英雄
- 爱翠聊科技|哪一个更尊贵?,历史上的秦王、晋王、楚王、齐王
- 吴坦聊历史|那么历史一定会变个样子,如果历史上这三位太子不早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