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地方大员进京后,为什么都住在寺庙里?
翻阅有关清朝的历史资料 , 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那就是一些地方大员 , 进京后都会住在寺庙里 。
外放的官员 , 或等候面圣 , 或到有司衙门述职 , 或等候调用交接等等 , 经常需要进京城 , 而且需要在京城小住 。 出门在外 , 先住店后吃饭 。 安顿下来才能把事办 。 所以 , 选择下榻之处 , 是这些大员进京后的第一选项 。
从御使的角度来说 , 督抚大员们建邸京师 , 其意必在"钻营嘱托 , 交通贿赂" 。 而御使、科道、内阁中书等皆能左右京中"清议"(舆论) , 以致影响皇帝的视线 。
从乡情、私谊角度来说 , 外官开第京师 , 无疑是建了"第二会馆"(私人会所) , 各色人等 , 出入来往 , 难承其扰 。
那时京师有"寺庙甲天下"之称 , 仅佛寺就有一千多所 。 大的寺庙不但建筑规模壮丽、而且寺内环境舒适 , 翠柏修竹 , 劲松古梅 , 交映成趣 , 诚有闹市园林之雅 。 客房之中宽敞别致 , 窗明几净 , 可谓士人之居 。 斋堂素餐 , 清淡可口 。 于是封疆大吏们 , 进京之后纷纷择庙而居 。 下榻寺庙 , 既可免私邸之应酬 , 亦无旅馆之喧扰 , 又能离会馆之是非 , 还可除安家之麻烦 , 何乐而不为?
况且寺庙乃佛门之地、不拒众生 , 是开放之所 , 人人皆可以进庙烧香礼佛 。 封疆大吏们来往于寺庙之中 , 表示自己坦坦荡荡 , 不谋私、不钻营、不嘱托、不贿赂 。 寺庙里没有那么多世俗的东西 , 而且也比较清静 , 所以通常情况下官员进了京城之后 , 都会住进寺庙里 。 而且寺庙方面也是非常乐意这些官员们住进来的 。 一方面这些官员能够帮助寺庙提高知名度 , 另一方面官员的打赏要比一般香客多的多 , 所以寺庙是不会拒绝的 。
【清朝地方大员进京后,为什么都住在寺庙里?】下榻佛前 , 庙高而栖 , 可谓妙哉!
推荐阅读
- 喜欢走走停停|海拔1800米的地方游览南天湖!为啥重庆丰都漂流风景区美?
- 天气|暴雨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北京这些地方有大到暴雨
- 珍贵的19世纪清朝的老照片,风景优美,老百姓贫穷没有希望
- 玉饰银缘|美壶推荐:【天圆地方】原矿优质紫泥/绞泥 范彩琴
- 重口味|一个很富有诗意的餐厅,招牌菜是地方特色菜,重口味不好闻却好吃
- 口罩|美佐治亚州允许地方政府颁布强制口罩令 拟8月底实行
- 清朝“宗人府”到底是干啥的?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宁死都不去?
- |北京这个地方禁止扫码支付!
- 李尚龙|李尚龙:生活产生痛苦的地方,就是文学开始的地方
- 移动支付|加油站禁止手机扫码支付!这个地方已经“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