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地方大员进京后,为什么都住在寺庙里?

翻阅有关清朝的历史资料 , 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那就是一些地方大员 , 进京后都会住在寺庙里 。
外放的官员 , 或等候面圣 , 或到有司衙门述职 , 或等候调用交接等等 , 经常需要进京城 , 而且需要在京城小住 。 出门在外 , 先住店后吃饭 。 安顿下来才能把事办 。 所以 , 选择下榻之处 , 是这些大员进京后的第一选项 。
顺治三年(1647)上谕:"当防备各地来京官员 , 由五城御使督令司、坊官员时加访缉" 。 于是 , 外地来京的官员也就不敢下榻在京城任职的同乡、亲友、故旧的私人宅邸 , 以防御使以"钻营嘱托 , 交通贿赂"的罪名令兵马司指挥等官员暗中进行缉访 , 找出些蛛丝马迹来"闻风参奏" 。 若被人参上一本 , 不仅自身受累 , 还会连累朋友跟着吃挂落 。
从皇帝的角度说 , 外省的封疆大吏 , 在京起第建邸 , 难免有窥测朝廷之嫌 , 虽然不能说是有不臣之心 , 但也算是其志不在封疆 。
从御使的角度来说 , 督抚大员们建邸京师 , 其意必在"钻营嘱托 , 交通贿赂" 。 而御使、科道、内阁中书等皆能左右京中"清议"(舆论) , 以致影响皇帝的视线 。
从乡情、私谊角度来说 , 外官开第京师 , 无疑是建了"第二会馆"(私人会所) , 各色人等 , 出入来往 , 难承其扰 。
你看看 , 这样一数 , 官儿越大反而越没地方住了 。 这样一来 , 为了避嫌又能清静 , 最好的选择就是寺庙了 。 读书、品茶、参禅、静心 。 既没人惹你 , 皇帝知道了也许还会夸你爱学习有境界 。
那时京师有"寺庙甲天下"之称 , 仅佛寺就有一千多所 。 大的寺庙不但建筑规模壮丽、而且寺内环境舒适 , 翠柏修竹 , 劲松古梅 , 交映成趣 , 诚有闹市园林之雅 。 客房之中宽敞别致 , 窗明几净 , 可谓士人之居 。 斋堂素餐 , 清淡可口 。 于是封疆大吏们 , 进京之后纷纷择庙而居 。 下榻寺庙 , 既可免私邸之应酬 , 亦无旅馆之喧扰 , 又能离会馆之是非 , 还可除安家之麻烦 , 何乐而不为?
况且寺庙乃佛门之地、不拒众生 , 是开放之所 , 人人皆可以进庙烧香礼佛 。 封疆大吏们来往于寺庙之中 , 表示自己坦坦荡荡 , 不谋私、不钻营、不嘱托、不贿赂 。 寺庙里没有那么多世俗的东西 , 而且也比较清静 , 所以通常情况下官员进了京城之后 , 都会住进寺庙里 。 而且寺庙方面也是非常乐意这些官员们住进来的 。 一方面这些官员能够帮助寺庙提高知名度 , 另一方面官员的打赏要比一般香客多的多 , 所以寺庙是不会拒绝的 。
【清朝地方大员进京后,为什么都住在寺庙里?】下榻佛前 , 庙高而栖 , 可谓妙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