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言|老冤家台积电断供华为 中芯国际能否成救命稻草?( 二 )


随着2014年在国家半导体产业战略和资金的支持 , 以及系列内部改革和联合CEO梁孟松等人才的引进 , 中芯国际逐渐恢复元气 , 进入快速发展期 。 2015年中芯国际实现28nm制程量产 , 随后又跨入14nm时代 , 300天内将良率从3%提高到95% , 并在2019年9月实现量产 , 成为中国大陆工艺制程最为先进的半导体制造企业 。
沫言|老冤家台积电断供华为 中芯国际能否成救命稻草?来源:中芯国际招股书
但这依然无法追赶上台积电 , 与其相比 , 中芯国际已落后两三代 , 差距肉眼可见 。 据了解 , 台积电分别于2015年、2016年及2018年实现了16纳米、10 纳米及7 纳米制程的量产 , 2020年又实现5 纳米量产 , 并预计2022年3nm将进入量产阶段 , 且已正式开启2nm工艺研究工作 。 这进一步拉开了与中芯国际的差距 , 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 , 中芯国际都难以对台积电再构成威胁 。
这也决定了二者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的巨大差距 。 以2019年来看 , 中芯国际实现营收220亿元 , 不到台积电的十分之一;净利润接近13亿元 , 不到台积电的2% 。 在毛利率方面 , 台积电虽然近年来有所走低 , 但在2019年仍高达46% , 而中芯国际不到其一半 。
沫言|老冤家台积电断供华为 中芯国际能否成救命稻草?来源:中芯国际招股书
据中芯国际预计 , 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在130亿元左右 , 其中Q2预计约67亿元 , 毛利率介于26%至28%之间 。 台积电在7月16日的业绩说明会上称 , 其在Q2的营收为738亿元 , 净利润高达286亿 , 同比飙升超80% , 创下6年来最高水平 , 毛利率也高达53% , 超市场预期 。
在市场份额方面 , 据集邦最新数据 , 在2020年Q2全球晶圆市场上 , 台积电以51.5%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第一 , 三星占比18.8% , 随后是格罗方德(7.4%)和联电(7.3%) , 中芯国际位列第五 , 市场份额为4.8% 。
同时 , 从先进制程的规模来看 , 中芯国际也存在明显差距 。 中芯国际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14nm制程产品 , 相关收入为 5706万元 , 占比仅为 0.29% , 而28nm制程产品因全球产能过剩 , 营收持续下降 , 2019年相较2017年腰斩至8亿元 , 占比也降至4%左右 , 且由于面临较高的折旧压力 , 其毛利率为负 , 成为业绩拖累 。
也就是说 , 目前代表中芯国际最为领先的两种制程产品收入合计占比尚不足5% , 其核心业绩则是来自40/45 纳米、55/65 纳米、0.15/0.18微米 , 2019年合计占比达83% 。 反观台积电 , 从最新的Q2数据来看 , 28nm以下(包括28nm、16nm、7nm)的高端芯片为其贡献了近八成的收入 , 其中7nm占比已高达36% 。
这直接决定了台积电更高的议价权和高端市场获取能力 , 以及更高的估值 , 可以说对中芯国际形成全面碾压 。 截止最新收盘 , 台积电市值为3453亿美元 , 约合人民币2.4万亿 , 位居全球半导体企业市值第一 , 是中芯国际科创板市值的4倍多 。
当然 , 在正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差距的同时 , 也必须承认中芯国际承载的历史使命 。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前中信证券高级副总裁兼互联网首席分析师张孝荣就直言 , 中芯国际作为产业龙头 , 对于需要自主可控的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乃至科技圈 , 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 承载着重大科技创新的希望 。
他认为 , 现在正是发展国产芯片的绝佳战略期 , 中国将芯片行业聚焦国内的基本态势越来越明显 , 本土芯片设备需求强劲增长 , 国家大基金也将投资方向重点放在刻蚀机、薄膜设备、测试设备和清洗设备等芯片制造及上游设备领域 。 中芯国际作为国内代工龙头 , 具备串联及带动封测、芯片设计等整个产业链的潜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