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光明日报》|高原明珠的华丽蜕变( 二 )


【光明网-《光明日报》|高原明珠的华丽蜕变】 德钦县全县平均海拔4270.2米 , 年平均气温5.5度 , 是云南省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的县份 , 也是国家级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 。 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 , 德钦县化劣势为优势 , 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种起了葡萄 。
葡萄种植在德钦有着悠久的历史 , 早在1860年随法国天主教传入德钦 , 至今境内还保留着纯正的法国“玫瑰密”葡萄名品 。 2001年 , 云岭布村和燕门茨中试种120亩 , 取得成功后 , 德钦县开始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
像区扎家一样 , 依靠种植葡萄过上好日子的在德钦还有很多 。 德钦县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吴晨光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3840亩 , 葡萄种植户有2778户 。 其中 , 建档立卡户276户 , 户均收入达1.38万元 。 “葡萄产业已成为我们这里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力量 , 依靠葡萄种植 , 如今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 ”吴晨光说 。
产业是脱贫之基 , 一个地方要发展 , 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 。 近年来 , 迪庆州依托自身区域和生态优势 , 重点发展葡萄、中药材、青稞等特色产业 。 截至目前 , 迪庆藏族自治州贫困人口由2015年末的19553户74139人 , 减少至目前的508户1579人;贫困发生率由24.95%下降到0.53% , 全州1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 至此 , 迪庆实现整州脱贫 。
守好“老”手艺 , 闯出“新”路子
夜幕降临 , 德钦县奔子栏镇的街头依旧繁忙 。 屋内鲁茸益西正认真地给木碗勾线 。 “这碗中有我们的文化基因 , 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 , 错不得!”鲁茸益西一边干着活 , 一边对采访人员讲 。
木碗是藏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 。 在被誉为“木碗故乡”的奔子栏镇 , 有着悠久的手工木碗制作历史 。 受环境熏陶 , 鲁茸益西家族世代从事着木制工艺 。
“在我们藏族 , 木碗是一种珍贵的礼物 , 一般只会赠送身份比自己更为尊贵的客人 。 ”说起木碗蕴涵的文化 , 鲁茸益西滔滔不绝 。 但最让他为之称道的 , 还是他带领乡亲们用祖传的“老”手艺 , 闯出致富的“新”路子 。
因为手艺好 , 鲁茸益西制作的木碗在云南、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受到了追捧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一个木碗根据品质 , 价值从二三十元到两万余元不等 。 仅凭木碗产业 , 他每年销售额就能达80多万元 。
为了让更多人通过手工艺实现增收 , 鲁茸益西打破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藏族传统 。 “我现在有80个学徒 , 其中80%以上都是轻度残疾人 。 ”鲁茸益西说 , 因为自己是残疾人 , 所以在招收学徒时 , 他总会优先考虑招收奔子栏周边的残疾人 。 在鲁茸益西的带领下 , 如今奔子栏周边已有200多人获得了工作就业的机会 , 每个人月薪能拿到5000元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 , 当下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投身到木碗产品的制作和开发中 , 木碗制作也成为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 2013年木碗制作技艺进入云南省级非遗传承项目名录 。
据统计 , 迪庆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8项、省级保护名录项目29项、州级保护名录项目94项、县级保护名录项目79项 。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业务部主任斯那顿主告诉采访人员 , 以非遗保护为抓手 , 探索“非遗+”理念 , 不仅让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 , 同时也为全州决战深度贫困注入了新动力 。
尼西的黑陶、松林的藏香、迪庆藏族的锅庄舞……行走在三江源沃土上 , 人们清晰地看到 , 一颗颗散落的非遗“珍珠” , 不仅串联起了藏族人民当下的幸福生活 , 也照亮了他们的美好未来 。
【采访札记】
香巴拉不在别处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徐谭
香格里拉是什么样子?
如果你漫步在独克宗古城 , 那么答案很可能是傍晚广场上的建塘锅庄 。 这里的婴儿学会走路前 , 就已经在妈妈的背篓里跟随鼓点摇摆 。 传统习俗在这里世代延续 , 见人见物见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