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三 )


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元末明初磁州窑铁锈花黑釉梅瓶
桃花片:一种浓淡相间的浅红色 , 颇似桃花、海棠红色调 , 故称“桃花片”或“海棠红” , 也称“美人醉”或“美人祭” 。清代康雍时期盛行的著名瓷釉 。其色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呈色变化大 , 是色釉里最难烧造的瓷釉之一(注:因其呈色千变万化极难掌握 , 按照呈色效果得名不同:呈淡色时称做“粉红”或“豇豆红”;呈粉红又略带灰色时称“乳鼠皮”;呈色最为艳丽时才叫“美人醉”;呈粉红又略带绿点时叫“胎果青”;呈粉红又略有积块时被叫做“孩儿脸”) 。桃花片属“铜红系釉” , 是颜色有发生“窑变”现象的典型代表性瓷釉 。一般在生坯上先施较薄的青白釉 , 再施桃花片釉 , 最后罩一层白釉 , 以1250℃至1280℃温度烧成 。
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康熙豇豆红釉莱菔尊
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康熙豇豆红釉莱菔尊 底部
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
郎红:在色调上发类似于红宝石般的鲜艳红色 。清初郎廷极督陶期间景德镇著名瓷釉 。又称“宝石红”或“郎窑红”(注:据说郎红釉的形成有偶然性 , 是在仿明“祭红釉”时因配置误差或者烧成控制不当 , 阴差阳错烧制出“郎窑红”瓷釉 , 从配釉、工艺、烧成等情况推测 , 这种推测有相当的可信度) 。郎窑红属“铜红系釉” 。郎红釉也是极难控制的瓷釉之一 , 是容易发生“窑变”的代表性瓷釉之一 。在生坯上均匀施釉 , 以1300℃至1320℃的温度烧成 。
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康熙霁红釉笔筒
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康熙霁红釉笔筒
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乌金釉:在色调上乌黑如漆、光泽发亮 。我国名贵高温色釉之一 。清代康乾年间景德镇著名瓷釉(注:乌金釉是在定窑和建窑的瓷釉基础上创新得出的 , 同时得益于产于景德镇本土的乌金土 , 这种土含铁量在13.4% , 色泽纯正) 。乌金釉属“铁系釉” 。在生坯上施釉1至1.5毫米 , 以1250℃左右温度烧成 。
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雍正乌金釉高足杯
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雍正乌金釉高足杯
康熙|懂釉者才算懂瓷:一篇文章读懂各代名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