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让我们|面对困难时,愿你能相信自己,一往无前
文章图片
01
2019年的时候,杭州萧山的一个姑娘,发布了一篇长文,讲述自己从20岁到30岁的10年岁月:
妈妈得病,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自己可以处理一切。与男朋友分手。工作从绍兴换到萧山,遇见理解自己的老板,也碰上了不够没有同理心的人。跟姐姐吵架,开办个人工作室……
10年的时间,生活把一个稚嫩的姑娘,打磨成了能扛家庭风雨的女英雄。
在长文结尾,这位姑娘写着:
现在我坐在沙发上,喝了酒,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那些不能对别人说起的故事,也许正是我们成长中,彻彻底底的孤独。说不定,我们烦恼的事情微不足道。
文章图片
生活,其实就是这样。
那些让我们以为天会蹋的事,那些让我们在深夜辗转难以安眠的事,那些让我们痛苦不已的事……
当我们跨过山海,再回头看,那也不过如此。
我们的人生,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只与我们自己有关。
文章图片
02
前段时间刷手机,突然看到有人说:
第一批90后,已经奔三了,随着年龄增长的,身边熟悉的事物,一样一样的慢慢消失了。90后熟悉的大师,一个接一个去世。小时候的玩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大背头的电脑与电视、诺基亚的手机、传呼机……
每一样出现在社交平台上的时候,总会引发“怀旧狂潮”。
90后也见证着一个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从无到今天无孔不入,手机从“大哥大”到现在的智能机。
智能,穿戴设备与家居,都成为了房子标配。
文章图片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物质丰富的90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中。
向上走的道路越来越窄,资源越来越少,不得不接受“996”福报,向下则是毫无退路,父母逐渐年迈,已经给不到多少支持。
所以,“丧文化”就如此流行起来了。
90后嘴上说着“丧”,身体却很诚实的选择了奋斗,因为在“丧”中,还能看到生活得更好的希望。
生活得更好,不是身价上亿,不是别墅豪车,而是今天比昨天好,这个月比上个月好,今年比去年好……
就像那位杭州的小姐姐,挺过十年生活风雨,依旧展望着未来。
高晓松曾经说过一句话: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文章图片
有段时间,这句话被批评得一无是处。
批评这句话的人觉得,现在人的压力这么大,眼前的苟且都过不去,拿什么去看诗和远方?
然而,诗和远方,不是字面上过着小资生活,和去远方旅游。
而是心中有对未来的向往,是心里有那么一股气,或者是一种信心,让我们能够度过艰难岁月。
存在心中的向往与信心,支撑着先辈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设起一个伟大的国家。
现在,我们心中向往与信心,则是美好生活的蓝图,能让我们披襟斩棘。
文章图片
03
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请来宁静、许飞、张含韵、袁咏琳、郁可唯等曾经火过现在沉浸下来的女明星。
她们曾经是娱乐圈中耀眼的星星,风头无两。
但是,娱乐圈是最残酷的圈子,总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有多久我们没有听见中年姐姐的声音了?
每一位姐姐,不说曾经站在娱乐圈的巅峰,现在起码生活无忧,但她们依然参加了一档不熟悉的节目,并被“新时代女团负责人”指责。
【 些让我们|面对困难时,愿你能相信自己,一往无前】我们也看到这群姐姐,无论是身材还是面容,不输于现在的年轻人,岁月的沉淀让她们气质更胜一筹。
她们眼中有光,心中还有不服输的念头,还要去走一遍花路。
对比她们,再看看90的“丧”,就感觉如此可笑。
文章图片
究竟有什么样的困难过不去,就让人发出“生活太难了”的感慨?
无非是和领导、同事互相算计,和父母吵架,看到别人周游世界,而自己不能实现罢了。
这些挡在我们眼前的迷雾,如果不去尽力拨开开,只会在迷雾中迷路,进而失望、颓废,然后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活得如行尸走肉一般。
有一句话可以形容这种状态:
有些人在二十岁就死了,到八十岁才被埋葬。
人生,哪有那么复杂?
不过是对未来心存希望,走好当下的每一步路。
想得太多,只会阻碍你前进。
文章图片
人类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会把困难的事情想得太复杂,把自己想得太脆弱,低估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韧性。
其实,不用想太多,面对困难直接上,回头看,不过如此。
推荐阅读
- 学校|成都天立学校举行了“爱 使我们在一起”创校新生报到仪式
- 走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打“假官司”躲避赔偿?检察机关出手了
- 希望|特写:“希望”号给我们带来了希望——阿联酋举国欢庆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 岛城|影院重启首日,岛城影院:我们准备好了!
- 硅片|千亿半导体巨头蓄势待发,沪硅产业引领硅片国产化进入快车道|面对面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奋斗绘就“新天府”——川蜀大地干群“战贫”轨迹扫描
- [新浪科技]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上市可以让我们更透明地面对世界和公众新浪科技2020-07-20 17:16:540阅
- 村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奋斗绘就“新天府”——川蜀大地干群“战贫”轨迹扫描
- 财税政策空前发力|财税政策空前发力 对冲企业经营困难
- |“我们感同身受,所以守望相助”(中外合作抗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