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工作室:中国扶贫实地调研报告(一手资料)
卢克文工作室【id:89454358】
-----------------------------------------------------------中国扶贫实地调研报告原创 卢克文 卢克文工作室壹杨慧琳杨慧琳生于1994年 , 全家原住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区石朝乡杉坪村板垭坪组 , 仡佬族 。我问她仡佬族为什么是汉姓 , 她说不知道 , 只知道自己祖上一直姓杨 。在2007年13岁之前 , 来自深山里的仡佬族少女杨慧琳从来没有见过汽车 。杉坪村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深山小村 , 杉坪村所在的石朝乡 , 只有1.5万人 , 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 , 2014年时 , 30%的居民是贫困户 。那个村从遵义市区开车过去 , 约要五小时 , 你到了深山 , 往前走 , 再往前走 , 走到你怀疑人生的时候 , 差不多就到了 。现在这里已通双车道水泥路 , 现在开车走那条路 , 往往护栏一侧是悬崖 , 另一侧是峭壁 , 方向盘打错车子就有坠落悬崖的危险 , 下雨时 , 还偶有落石从峭壁滚下 。杨慧琳全家在杉坪村务农 , 家里还有一个弟弟 , 按照村落里世世代代的剧本 , 她原本读完初中就会下地干活 , 将来跟其他村某个小伙子结婚生子 , 一起经营着几亩薄地 , 靠烤烟、玉米、养猪过活 。其实也是贵州山区过去大多数女性的人生剧本 , 千百年没怎么变过 。村子出去一直要靠步行 , 原只有几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 , 车子进不来 , 杨慧琳说 , 13岁她去丰乐镇读初中时 , 才见到第一辆汽车 。甚至 , 她是第一次见到自行车 。那年已是2007年 , 北京奥运会将在第二年举办 , 中国GDP超越日本 ,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也只是三年后的事情 。而从深山里出来读书的杨慧琳 , 才知道汽车长什么样子 。中国底层贫困人口与发达地区人口 , 像被一把快刀切成了两个世界 。如果你没有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 根本体会不到那种让人绝望的感受 , 也不会知道中国还有人承受着这样的痛苦 。
2020年的杉坪村 , 民居已全部改造过了49岁的杨光玉现在还生活在这里 , 我随杨慧琳回到杉坪村时 , 板垭坪组已只有二十多户在此生活 , 杨光玉坐在家门口前坪上 , 接受了我的采访 , 缓缓回忆起村子里这几十年的故事 。杨光玉说 , 2012年村子里通了一条毛路 , 但进不来汽车 , 一直到2017年才有了硬化路 。 他全家主要靠种烤烟讨生活 , 他们有好几个兄弟 , 分家时 , 他只分到一亩地 , 自己开荒了七八亩 , 现在村子里很多人再不回来 , 地都荒了 , 谁爱种就种 , 他一个人便经营着20亩地种烤烟 。
杨光玉坐在家门口和我聊天在2017年前 , 杨光玉地里的烤烟收获后 , 要用马和人将烤烟背出去 , 每次只能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运出150斤 , 通常要花一个月的时间运烤烟 , 每次来回4小时 , 只要连跑两三次 , “人和马累得站都站不稳 , 马都快压瘸了 。 ” , 因为这是家中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 有时候发洪水了 , 还得想办法找渡船去镇里 , 只有那里 , 才有人收他们种植的烤烟 。那时烤烟差不多5元一斤 , 离村的人也不多 , 还没有荒弃的土地 , 杨光玉只有几亩地可以经营 , 一年的全部收入 , 只有1万元左右 , 他靠这笔钱养活一儿一女 。
杉坪村村民在收拾烤烟 , 烤烟是经济作物里最辛苦的 , 比种辣椒、茶叶要辛苦得多现在烤烟价格上涨到12元一斤 , 20亩地平均每亩一年有3000元左右的利润 , 杨光玉现在一年一个人能挣5-6万元 。杨光玉的儿子现在温州打工 , 女儿则刚从贵州师范学院毕业 , 她女儿读大学期间 , 一年要花费3万元 , 杨光玉家不算贫困户 , 只在大学第一年收到过茅台集团一次性5000元的助学金 , 其它全是他靠烤烟辛苦支撑起来的 。作为贫困户的杨慧琳 , 全家则相对没有这么大的压力 。杨慧琳与弟弟是在村里念的小学 , 中学时在丰乐镇读书 , 由于来回太远 , 每次要步行两到三个小时到镇上 , 再坐车回学校 , 他们平时住校 , 一周回家一次 。作为贫困户 , 他们读书、住宿每个月都有补助(初中时的数据她不记得了 , 高中时是每个月一两千块) , 基本免费 , 2015年杨慧琳考上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学费每年7000多元 , 同年她爸在建筑工地上受了伤 , 她觉得自己可能上不了大学了 , 但通过申请贫困生补助 , 杨慧琳每年减免了4830元 , 实际上只要交2000多元一年的学费和其他生活费 , 杨慧琳再申请了7000元一年的免息助学贷款 , 四年共贷了2.8万元 , 她今年已经参加工作 , 估计工作两年就能将助学贷款全部还清 。杨慧琳的弟弟现在也在贵阳商学院念本科 , 学费是7千一年左右 , 同样通过贫困生补助 , 每年只要交两千多的学费 , 再通过助学贷款 , 解决了学费、生活费问题 。也就是说 , 出生贫困户家庭的杨慧琳姐弟两人读完本科 , 家里不用出一分钱 。我问她 , 那你们村同龄人现在读大学的人多吗?杨慧琳说 , 大概有10%的年轻人读完了大学 , 大多数人念完了高中 , 但肯定全念完了初中 。当地扶贫干部后来告诉我 , 一旦有一个后生没有念完初中 , 当地扶贫工作一票否决 , 教育工作让他们紧张得要死 , 哪怕是这个后生自己不想念书 , 工作人员也会从省里一直追到村里 , 必须让后生回到课堂 。2017年 , 杨慧琳还在念大学时 , 他父亲电话过来 , 说他们将成为贫困搬迁户 , 问她愿意迁到务川县城 , 还是迁到遵义新蒲新区 , 杨慧琳选择了房间面积更小 , 但在市区的搬迁房 。
推荐阅读
- 我给中国乳品质量洗个地
- 在“黄金海岸”中国这样实现人工港口与海龟共生
- 当核聚变遇上3D打印中国使“人造太阳”更近一步
- 欺人太甚!近两个月美国全面围剿中国实录
- 纸老虎?俄媒:美国不敢与中国在南海发生直接冲突
- 中国人不学西方的好
- 中国结
- 平原公子:谁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人
- 平原公子:台积电断供,中国科技不可“投降”
- 美政客企图剥夺中国对人类做贡献的机会注定失败